公司拓展訓練類型(公司拓展訓練個人總結)

5種類型課程的開發思路與方法,企業培訓講師必學! 對于企業培訓師來說,打造一場成功的培訓離不開實用、出彩的課程內容設計,效果良好的課程更是衡量一個培訓師水平的重要標志。那么如何設計課程內容才能更好地打動學員呢?今天天成時ke,就為大家分享企業講師做不同課程的一些思路與方法。
一、開發企業類課程
企業文化與企業介紹類課程,它絕不是把企業文化中包含的愿景、使命、核心價值等講遍就行了,還要考慮受眾聽完課程后會不會去做! 對于普通(一線)員工,我們希望他們聽完“企業文化”的課程后,除了要對企業文化本身的內涵有所了解,還應該知道怎樣做一名符合“文化”要求的員工。 如果是管理者來聽“企業文化”的課程,除了要對企業文化本身的內涵深入了解,還應該知道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如何做文化傳承工作。 那么開發課程的時候,除了要注意課程編撰的目標和作用以外,還要講策略和方法,利用好策略和方法,有助于企業內部培訓師開發課程。 企業介紹類課程是公司的基礎課程之一,開發起來也相對容易。

要強調的是開發的過程一定要從高層訪談,能直接訪談最好,這樣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資料。還有公司公開的文件也是非常好的媒介,最后還要跟部門領導討論確定,以免出現不應該說的,或是不相稱的表述內容。
二、開發知識類課程
知識類的課程是最容易開發的,因為理論教科書到處都有,隨意摘抄就行了。然而,知識類課程大多數枯燥乏味,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讓課程生動活潑起來,這就需要我們運用一些方法。其中利用實物,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的方式是最好的,同時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升華。比如在皮具公司培訓時,就會以實物的形式讓大家感受產品的好壞,然后順便講解什么是“真皮”。當然如果實在不能實地考察或實物展示,可以運用圖片的形式進行,也比純粹的文字堆積更能讓學員喜歡。對于知識性課程來說要設置一些問答環節,讓團隊進行競賽,這樣可以使學員不覺得枯燥乏味,人人都興奮起來去學習、記憶你所講的內容。
三、開發業務類課程
業務類課程主要是指銷售員、業務員學習的銷售技巧類課程,這類課程是基礎的銷售課程,通過正常的編撰開發步驟后,需要以顧客為導向,然后把銷售流程分解。一般從客戶開發到促進成交需要5~8步,把每個步驟的關鍵要點尋找出來,結合自己公司的業務要點進行講授即可。對于一個擁有展位的銷售來說,他的銷售分為六大步驟:

包括迎接顧客、了解需求、推薦介紹、處理異議、完成銷售和處理投訴。而每個步驟又有自己的關鍵要點,根據每個要點展開講課,這樣的業務課程開發就可以順利完成。業務拓展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從收集客戶的資料到做好售后服務,讓顧客去為你轉介紹,然后進入下一個銷售循環。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強調“顧客是最好的老師”,顧客教會業務員做銷售的一切知識,是顧客的不認同讓業務員找到銷售的機會。顧客知識的高深與對產品的精通,讓我們不得不更加精進,所以銷售員最好的老師是顧客。
四、開發制度類課程
開發制度類課程必要讓上級領導確認,執行人如何把握尺度。不是所有符合法律要求的課程都適合公司。有一次公司培訓主管對勞動法的加班調休制度講解后,店員就開始要求店長給自己加班工資了,鬧得員工到公司人力資源部投訴,直到業務部的領導和人事部的領導出面溝通才解決。為了不枯燥,制度類課程最好用案例分析的形式,遲到早退、加班、社保、產假等相關問題都可以用案例講解。講課的最后強調制度是靈活的,規避公司的很多法律風險,強調行業特色,讓大家有效遵守和執行。核心是讓大家的行為規范符合公司的要求,這一點開發者需要著重注意。
五、開發服務類課程
服務類課程主要是商務禮儀、服務禮儀、操作規范類課程,這些課程是顧客服務導向,但是更多的是強調我們的內心修煉、自我成長、服務規范和行為的長期訓練。把握這些環節進行課程開發,就能把握住重點、要點和難點了。男女著裝的注意點如圖: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所形成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孔子說:“禮者,敬人也。”“禮”所規范的是一個人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社會的基本態度。禮儀的核心是尊重,做什么都是以尊重人為核心的。不同的是根據不同行業的要求和規范,根據公司的標準進行開發,然后一一訓練,最主要的是對課程核心的把握和對員工行為的訓練。規范標準哪里都有,可以借鑒,服務類課程基本如此,希望內部培訓師好好把握好這個關鍵。
好的課程離不開精彩的演繹,不可否認,課程的好壞與講師本身的演繹有很大關系。講師的口頭表達、姿態、行為舉止等具有強烈的個性化色彩,這些都能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不同的講師、培訓師應該保持自己獨有的講師風格。但一些基本的人際溝通和表達技能,很難通過書面理解就做得好。這些技能需要通過日常的訓練習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既有表達思路的設計上不斷練習。可見,講師、培訓師要想講好一門課程,除了需要現場的臨場發揮,還需要在課前做很多設計工作。所以作為一名講師、培訓師只有課前精心“打磨”課程,才能在課堂中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