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戶外拓展公司(寧波兒童戶外拓展)
雖然并不是每個人的汽車后備廂都塞著帳篷、天幕、蛋卷桌和月亮椅,但是通過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許多人都感知到:露營火了。
憑借著“精致露營”這個起源于歐美、在日本被發揚光大、近些年被引入國內的概念,露營這一原本相對小眾的戶外活動,自去年起迅速“破圈”,一躍成為最受都市人追捧的休閑方式之一。數據也佐證了露營的火爆:今年前5個月,小紅書App上關于“露營”的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28%,今年國慶假期,露營相關筆記的發布量同比猛增1116%,目前和露營有關的筆記超過61萬篇。
然而,無論是發布在小紅書上還是發在微信朋友圈里,無論攝于某個專業營地或是深山老林或是鬧市中的公園,藍天白云綠草地為背景的照片里,真正的主角卻似乎一直是素色帳篷、波希米亞風餐墊、胡桃木復古杯子……
精致露營的參與者們有共識:一次露營的“精致”與否,首先取決于裝備。而這些裝備,則大概率產自同一個地方:浙江寧波。
從無到有
露營裝備產業在寧波已默默發展了近20年。只是在制造業豪強林立的寧波,這條略顯冷門的賽道存在感始終不算高。在業內,不少人講起這個產業的起點,是一把遮陽傘。
上世紀70年代,中國臺灣商人馬準安創業,開始生產戶外遮陽傘,出口歐美市場。到上世紀80年代,他把廠建到了美國,創立了萬匯集團。1988年,馬準安參加廣交會時,生意已經頗具規模,但國內的戶外用品行業幾乎一片空白。馬準安希望能找到合適的代工廠,擴大產能。那年的廣交會上,馬準安下了兩個訂單。一個下在了東北,另一個下在了臺州臨海。
大型的戶外遮陽傘當時在國內并不多見,但在歐美應用廣泛,市場很大。馬準安帶來的訂單很快讓當地企業嘗到了甜頭,遮陽傘各個零部件的生產工藝在臨海迅速普及,并帶動了寧波,一批相關企業開始涌現。同行開始注意到這些產自中國浙江的遮陽傘,紛紛來到臺州臨海和寧波尋求合作。
“我們的代工廠在臨海,但每次去廠里驗收,都從寧波出發坐火車。那時候我就覺得寧波真是個好地方。”港口優勢帶來的外貿興盛以及雄厚的制造業基礎,讓馬準安認準了寧波,2000年,他在寧波投資設廠。
寧波市休閑用品協會秘書長徐云龍表示,行業龍頭企業帶來的集聚效應非同小可,萬匯的落戶迅速帶動了當地遮陽傘產業,并衍生出以露營帳篷為代表的一系列戶外用品。一批如今國內消費者熟悉的戶外用品企業,正是在這個時間段初試啼聲,2003年在寧波成立的浙江牧高笛戶外用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牧高笛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內的露營市場源于徒步露營。2003年前后,國內開始出現不少“驢友”,正是這些徒步客對戶外露營裝備的需求,催生出了國內最早的露營市場。成立之初,該公司也推出了“冷山”徒步帳篷,成為一些國內驢友的啟蒙裝備。
不溫不火
很長一段時間里,企業主要靠外貿出口,憑借質優價廉的產品,寧波被眾多國際品牌視作首選代工地。
在當時,國內市場并不足以將戶外產品變成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大生意。戶外產品產業在寧波的發展,始終顯得不溫不火。另一方面,背靠多年積累形成的完善產業鏈,寧波戶外裝備企業也對貼牌代工產生了路徑依賴,對于產品的自主設計研發缺少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整個產業的發展一度陷入遲滯。
“后輩”帶來一些新變化。
2010年,季劍明懷揣著“不希望所有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都貼著外國商標”的樸素想法,創立了挪客運動用品有限公司。
與“前輩”們不同,公司自創立之初便將業務重心放在產品的研發設計上,生產則完全依靠代工。“我們目前依然沒有建廠的計劃。”季劍明告訴記者,與公司合作的代工廠有近四成是浙江企業,其中尤以寧波、臺州的企業居多。基于當年從事外貿行業的經驗,挪客瞄準的是海外市場。2017年,該公司通過跨境電商,在海外逐漸打響品牌。
從國際代工廠到品牌出海,寧波戶外用品行業在海外找到了施展空間。以挪客、牧高笛、皓風等為代表的寧波品牌在露營市場上逐漸占據了一席之地。但是,在高端戶外產品領域,仍然被歐美日韓品牌把持。相比之下,主打性價比的國產品牌,只能徘徊于價值鏈的下游。
意外紅利
2017年,作為當地行業頭部企業的牧高笛在A股上市。上市后的牧高笛表現并不算亮眼,財報顯示,牧高笛在2016年至2019年連續4年出現扣非凈利潤下滑。作為國內露營裝備領域的先驅,牧高笛在國內市場似乎也未能有進一步的拓展。根據公開的市場信息,牧高笛的外銷收入占比長期在70%左右,2018年至2019年,內銷渠道營收在1.5億元左右,增速為負。
局面在去年發生轉變。2020年,牧高笛內銷渠道增速由負轉正,今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23億元,相當于2018年和2019年之和,大增86.53%。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挪客身上。季劍明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挪客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成績有了顯著增長,今年更是較去年同期實現翻番,公司的內外貿業務占比,也由過去的五五開轉為六四開。今年“雙十一”預售,挪客在電商渠道一小時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去年同期的一整天。
國內的露營市場迎來了一輪爆發式增長。而增長背后的主要推手,則當屬時下大熱的精致露營。這種強調儀式感和情調的休閑方式,被引入國內后,一舉擊中了消費者。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露營市場在短時間內便完成了一撥“拉新”。眾多原本對露營全無概念的“小白”紛紛購置各色露營裝備,試圖參與其中。
精致露營的迅速躥紅,往往被解讀為疫情影響下催生出的意外紅利:境外游全面恢復尚需時日,國內的長途旅行因疫情的反復,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傳統的短途游、自駕游則逐漸難以滿足口味日漸刁鉆的消費者。作為替代,精致露營適時地出現了。
行業內有不同看法。牧高笛相關負責人認為,精致露營的井噴是行業發展趨勢下的必然產物,而非意外出現的熱點:“從國際潮流趨勢看,戶外運動風格從2018年就開始流行,時尚圈和潮流圈都開始推崇帶著戶外風格的審美,甚至一線奢侈品品牌都推出了各自的露營和戶外系列產品線。在國內,露營行業有政策鼓勵的加持。2019年以來,相關部門圍繞體育、戶外運動產業發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國內徒步健身步道、騎行大道、露營地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逐步增加完善,這些都為國內戶外用品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季劍明同樣認為,疫情只是催熱露營的因素之一。疫情終將過去,而眼下的這股露營熱潮還將持續下去:“就算沒有疫情,經常出國旅游也不現實吧?但是露營則是一次性投入,裝備購置齊了,只要愿意,每個周末都可以找地方搭帳篷露營。”
雖然不少分析人士喜歡將露營與所謂的“新中產”聯系在一起。但對于業內人士,他們更看重“Z世代”人群的參與。牧高笛相關負責人說:“現在的年輕消費者更注重自我表達,也樂于嘗試新事物。在消費習慣上,他們沒有大牌仰視,只要產品有個性、好玩、有顏值、有故事,他們便愿意買單。這些,都給了國內自主品牌足夠的機會。”
“以我的經驗,露營這個事情,‘入坑’之后再‘退坑’的少。這一輪大量年輕消費者的涌入,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對于露營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我們非常樂觀。”季劍明說。
生活方式
在寧波市鄞州區的一家加油站里,兩頂國產品牌的帳篷被擺在超市顯眼位置。潛臺詞似乎是,只要把帳篷裝進后備廂,立刻就可以開始一場露營。
耿旭是一位資深驢友,2005年便開始參與徒步,還曾在戶外俱樂部擔任領隊。在他看來,精致露營是靠裝備驅動的,大大拉低了參與門檻,能讓更多人簡單輕松地享受露營的樂趣:“過去的徒步露營,大家研究的是如何盡可能地輕裝上陣,挖空心思琢磨怎么讓登山包再輕幾百克。甚至防潮墊都要裁一半,就為了多擠出那么一點空間。但精致露營不一樣,只要后備廂空間足夠大,什么東西都能帶去露營。”
精致露營也被戲稱為“搬家式露營”,隨著露營裝備的花樣不斷翻新,“搬”到戶外的已不僅僅是臥室,還有客廳、餐廳乃至廚房。在采訪過程中,兩家受訪企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關鍵詞:生活方式。
季劍明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人“入坑”,露營未來將逐漸從休閑方式轉變為一種生活方式。這也決定了露營裝備在基本的功能性以外,將承載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需求。牧高笛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牧高笛自2019年起就將重心轉向精致露營領域,未來將成為企業的核心業務:“我們的產品定位始終是服務于露營,只是主題有所變化。以前的徒步露營,主要的消費需求是功能性;而現在的精致露營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消費需求則是審美趣味和自我表現。”
基于這樣的思路,兩家同是做帳篷起家的寧波企業早早開始了產品線的擴充。大到傳統的帳篷、天幕和營地車,小到一只杯子或是一把勺子,甚至是一串裝飾用的彩旗,露營裝備極大地延展了空間,背后更是巨大的商機。
而在產品方面,“寧波制造”想要真正與國際大牌一爭高下,同樣任重道遠。季劍明表示,盲目追求性價比終將無以為繼,若停留在“抄”的階段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面對蓬勃發展中的市場,自主創新和品牌的打造變得愈發重要。伴隨著市場的不斷升溫,在寧波,行業內的爭奪勢必更趨白熱化。
“這條賽道上比的是馬拉松,現在發令槍才剛剛響起。”一位業內人士說。(于量)
來源: 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