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企業團建保險(建筑企業必須購買的保險)
臨近年底了,很多公司開始搞團建了,這本是一件值得嗨皮的事。
但榕老師的一位朋友卻在參加公司團建活動時,發生意外導致腳跟腱斷裂,情況還比較嚴重,即便治愈后,日常步行也受影響。
預計醫藥費等各項花銷在3萬元左右,且兩三個月沒法正常上班,他除了公司給交的五險一金,沒有再購買商業保險,多少有點壓力。
不過幸虧公司給正常繳納了工傷保險,這類情況按照工傷保險賠付要求,可以獲得賠付。除了團建受傷,還有哪些情況可賠?賠多少?
榕老師接下來詳細講講。

哪些情況工傷可以賠?
雖然公司每年都繳工傷保險,但是很多打工人對于工傷保險到底賠付什么,基本上沒有概念。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猝死賠不賠?上班途中不幸遇到車禍賠不賠?出差發生意外賠不賠?
為了解答大家這些疑惑,榕老師特地將能賠付的情況做了個表:

其實工傷認定的范圍還是很廣的。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導致死亡,會有 48 小時的時間限制。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只有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可以看做工傷”。
比如之前深圳的一位保潔阿姨突發疾病,搶救整整 17 天后,仍不幸去世。公司認為身亡時間在突發疾病48 小時后,最終無法按工傷處理,出于人道關懷,愿意賠償家屬 10 萬元慰問費。

工傷保險,能賠多少?
在社保的五險中,工傷保險不用個人繳納,賠付金額卻是所有險種中最高的,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具體保障內容包括:工傷導致的醫療費用、傷殘補貼、身故補助三個方面,每個部分再細分具體的保障內容,賠付方式、賠付標準。
以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高達876680元。
各項具體能賠付多少,我們可以看看下表:

若你不幸因公遭受意外傷害,可根據上表,及其所在地區的具體政策進行賠付金額計算。我們以上海為例:
若月薪1萬的小王在上班時間,到外地出差,不幸遭遇車禍導致腿部受殘,去醫院治療,醫療費花了3萬元,休養了3個月,住院期間各項交通費、康復費、輔助器具費共計花費2萬元。同時經過工傷鑒定,小王為3級傷殘。那么根據《2021年上海市工傷賠償標準》,已購買社保的小王可獲得以下賠付:
①醫療保障:醫藥費3萬+其他費用2萬+3*1萬=8萬元
②每月傷殘津貼 10000*80%=8000元
除了這些賠付,小王若從這家公司離職,因為他是3級工傷,還有一筆由工傷保險基金賠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3*1萬=23萬
綜合算下來,小王若離職,可獲得29.8萬的賠償,若在這家公司繼續上班,可以得到6.8萬的賠償。

工傷保險可以
跟醫保和商業保險疊加賠付嗎?
在具體賠付過程中,除了工傷保險的賠付,有人還有疑惑,我買的醫保能不能重復報銷,商業保險可以用嗎?
1、 工傷能跟醫保重復報銷嗎?
受傷后第一時間去醫院治療,很多人會想著先刷醫保卡報銷醫療費。
其實,《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明文規定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費用不能再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所以,發生工傷后,最好盡快走工傷認定流程,如果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醫療費,可以先找公司墊付。
2、工傷可以和商業保險一起報銷嗎?
有的人在公司繳納五險一金之外,還會為自己配置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等,如果發生工傷,這些保險可以賠嗎?
工傷保險屬于社保,與商業保險并不沖突,一般來說,發生工傷事故后,工傷保險賠付完,如果個人之前也投保了相關商業保險,只要符合商業保險合同的約定條款,且該商業保險為給付型的險種,是可以疊加理賠的。
就拿我們常見的四大基礎險種來說:其中重疾險、壽險、意外險都是可以疊加理賠的。

意外和明天,誰都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我們能做的便是提前做好準備,在公司繳納五險一金外,再為自己配備一些商業保險如意外險、重疾險等,全方面緩沖風險帶來的財務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