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拓展培訓機構(體育拓展公司)

去年12月,某體育中心,參加中考體育培訓班的男生在練習立定跳遠。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3月31日,為進一步推進準入審查工作落實,北京市體育局印發《關于做好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準入審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擬在北京登記注冊、從事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服務的市場主體準入審查有了明確要求。
新京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行業專家和體育培訓從業者,就《通知》落地對體育培訓機構和行業帶來的影響進行解讀。
門檻
培訓教學場地不少于100平方米
《通知》提供了較為完善的內容體系,包括指引、表單、制度模板等,有很強的工作推進力度,同時也有比較鮮明的分級分類管理的工作思路。
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創始人張慶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知》的印發,標志著北京市體育工作在‘放管服’方面的全新實踐,采用市場準入機制,與屬地管理相結合,加強市場規范與行業管理。”
《通知》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應配備運營管理人員、執教人員、教研及教管人員等,線下培訓機構還應配備場地維護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專職體育執教、教研人員原則上不低于機構從業人員總數的50%。另外,開展培訓教學的場地面積應不少于100平方米。
這些硬性條件的變化,對于規模較小的民非組織來說,可能會有壓力,而規模較大的體育培訓企業原本的經營模式可能已符合新的要求,在這方面的影響不大。在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看來,《通知》的落地在短期內對于一些體育培訓機構來說會帶來一些影響,但對于合格的體育培訓機構又是利好。
前北京國安隊隊長、周寧運動空間創始人周寧認為,對校外體育培訓機構進行準入審查是利好消息。“通過這樣的整改,能屏蔽很多不懂體育、不專心做體育的從業者和機構,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體育是什么,教育是什么,體育教育是什么。”他說。

去年12月,某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一名男生練習高抬腿力學技術訓練。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聚焦
新規有利于凈化市場環境
近幾年,體育培訓市場面臨著培訓機構和教練無資質、場地和培訓內容不規范、經營不善后“跑路”等問題,尤其是“雙減”政策出臺后,這些問題更加突出。
在周寧看來,有些體育培訓在短時間內確實能起到一些效果,家長看到效果了也愿意繼續買單。但長遠來看,一旦出現問題的話,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還是整個體育培訓行業,并不是某一個培訓機構。從體育培訓行業良性發展的角度來說,這些“亂象”確實需要監管部門制定有效的舉措進行整治。
《通知》在場地、人員資質、教學內容等方面有硬性指標。同時,考慮到消費安全這一底線問題,《通知》要求建立培訓預收費專用賬戶,按規定加強預收資金管理。這些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外培訓機構準入的“門檻”。
張慶認為:“一些過往小規模的、作坊式的體育培訓模式(例如公園里的培訓課程、應試類課程等)將被淘汰,有利于凈化市場環境,發揮‘篩子’的功能。”
當不符合準入條件的培訓機構被擋在門外,逐漸被市場淘汰后,也撥開了市場的一些假象,讓消費者(特別是家長群體)有更加信息對稱、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
“《通知》的落地有助于改變過去‘劣幣驅逐良幣’的不正常現象,讓市場的發展更為規范。”王裕雄認為,更為積極的一方面是,這將鼓勵更多的要素和資源進入到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

1月4日,萬科石京龍滑雪場,滑雪教練趙冰(右)在向滑雪愛好者傳授經驗。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應對
體育培訓機構要練“內功”
“如今,體育培訓項目越來越多樣,體育項目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在《通知》落地實施的過程中,有些要求可能并不完全適用。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適合一刀切的情況,屆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繼續完善相關規定。”王裕雄進一步表示,新政策的變化對體育培訓機構而言,可能存在一個學習的過程,要學習如何更好地開拓所在商圈的市場潛力,提升自身的市場滲透率,同時也要學習如何拓展市場價值空間,例如對忠誠客戶的深度市場價值開發。
在張慶看來,盡管準入條件會給體育培訓機構帶來變化,但在市場規范成為必然的趨勢下,體育培訓機構的從業者們應該更加積極地擁抱這些新政策。
因為“雙減”以及體育的中考分數占比提升等趨勢,體育培訓市場將呈現供需兩旺態勢,競爭也更加激烈,這要求很多培訓機構必須狠抓“內功”。對此,張慶建議:“體育培訓機構要將標準作為突破口,從企業標準到團體標準,乃至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形成更強大的內生競爭力。”
新京報記者 王繼松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