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拓展方案(拓展活動策劃方案)
記者今日(3月1日)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于近日印發。
2019年,大興國際機場建成通航,自此,北京航空“雙樞紐”發展格局正式拉開序幕。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讀稱,《實施方案》的發布,旨在更好發揮“雙樞紐”優勢,依托“雙場+雙區”,即“雙樞紐”機場和兩個臨空經濟區,集中力量建設國際消費功能區、打造國際消費橋頭堡。《實施方案》確定了五方面24項重點任務。
到2025年,“雙樞紐”國際消費功能區基本建成
“雙樞紐”作為北京重要的戰略性國際通道,具有國際消費要素超級“流量場”的天然優勢,消費潛力巨大。
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019年突破1億人次,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二,入駐93家航司,通航65個國家和地區的293個航點。大興國際機場自2019年開航以來至2021年12月31日,累計入駐航司39家,開通航線256條,通達178個航點。2021年,兩場進出港航班49.9萬架次,較2020年增長17.6%;旅客吞吐量合計5769萬人次,較2020年增長12.2%。“雙樞紐”機場巨量的客流為發展消費打下了堅實基礎。
根據《實施方案》,順義、大興將建設臨空區國際消費樞紐、打造北京國際化消費新地標,“雙樞紐”及其臨空經濟區不僅服務機場旅客,還將成為北京市民消費的新去處。
發展目標方面,《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雙樞紐”國際消費功能區基本建成,成為聯動京津冀、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中國特色世界級國際消費樞紐;國際航空網絡關鍵節點作用凸顯,消費資源配置能力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基本形成,建成兩個千億級商圈,消費對區域經濟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暢通商品進出口,對醫藥等商品發展“以精代量”特色品類貨運
《實施方案》把功能區模式拓展到消費領域,緊扣強功能、暢流通、提流量、廣輻射、補短板的工作主線,提出五方面24項任務。
北京將提質“雙樞紐”特色消費功能,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標桿。《實施方案》主要圍繞拓展航空主業消費、提升具有空港特色的免稅、保稅、商務等消費功能、豐富消費場景和體驗等,提出7項任務。
一方面,北京將強化臨空消費功能,鼓勵和引導航空公司拓展“乘機+”場景化、智能化航空集成服務,延伸服務鏈條,激活航空主業消費;同時,北京打造國際一流的機場消費場景,在“雙樞紐”引入餐飲零售、星級酒店、醫療康養、休閑娛樂等多領域國內國際首店,增設口岸免稅店,推動成為國際旅游消費勝地和國際中轉目的地。
另一方面,北京將強化服務消費供給,對接旅客商務、購物、文旅、休閑等需求,發揮臨空經濟區開放門戶功能,完善國際商務、會展、商業、旅游、流通等多業融合互動的消費生態,加快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消費樞紐等重大項目建設。
此外,還將強化綜合保稅區特色產業對消費的支撐作用,天竺綜合保稅區著力布局升級型消費產業,圍繞生物醫藥、文化藝術、汽車等主導產業,打造具有服務貿易特色的國際消費新高地;大興綜合保稅區加快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口岸和貿易功能,構建“保稅+口岸+N”業態體系。
暢通國際流通渠道方面,《實施方案》提出,構建高效通達的國際物流體系,主要圍繞打通采購、運輸、倉儲、分銷等國際消費關鍵環節,構建高效鏈接全球的物流體系,提出5項任務。
一方面,將暢通商品進出口,對醫藥、生鮮、電子產品等單位貨值高、時效性強的進出口商品,發展“以精代量”特色品類貨運,建設“高精專”特色商品國際港。
對國際貨物流通分領域優化各環節流程標準,建設綜合信息平臺,提升商品從落地到提離全過程標準化、智慧化水平。
同時,暢通航空貨運,著力推動兩場積極開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主要城市間的航空貨運,鼓勵航司加大全貨機投放力度,增加北京市與北美、歐洲、日韓主要城市間的全貨機航班。
另一方面,北京將大力推動“雙樞紐”與大興、順義國家空港型物流樞紐聯動發展,全面融入全球空港物流網絡,順豐華北智慧物流總部基地、京東智能產業園、新宜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
同時,進一步提升口岸功能,在大興國際機場口岸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植物種苗指定監管場地已獲批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肉類、冰鮮水產品、水果指定監管場地申報。
此外,還將暢通跨境消費,鼓勵跨境電商發展,擴大“網購保稅+線下自提”業務;鼓勵發展短視頻、直播等電商新模式;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提升國際旅客支付便利度。
北京將擴大航權開放,大力培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
在優化國際航空資源配置方面,北京將提升國際消費要素流量和品質,《實施方案》主要圍繞“雙樞紐”國際航權、航線、時刻資源布局,推進國際航空資源優化配置,增強客流、物流承載能力,提出5項任務。
其中,北京將擴大航權開放,用好第五航權,在鞏固北美、歐洲等市場基礎上,大力培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支持“雙樞紐”串飛北美、西歐等國際航線,提升“雙樞紐”在國際航線網絡樞紐中的競爭力。
《實施方案》指出,北京將提升國際航線廣度和厚度,吸引航空公司新開“雙樞紐”國際客貨航線,鼓勵開通“國際快線”;積極申辦世界航線發展大會,搭建世界航空公司交流平臺;爭取擴充“雙樞紐”時刻容量。提升國際中轉能力,積極開拓以北京市為中轉節點的東北亞至歐洲、東南亞至歐洲、東南亞至北美等國際航線;增強國際中轉時刻資源配置,拓展國際旅客中轉業務。
根據《實施方案》,北京將串聯激活若干消費微中心,形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強大牽引力,主要圍繞打通“雙樞紐”到市區等重要消費節點,培育建設若干新型城市消費空間,輻射京津冀乃至北方國際消費網絡,提出4項任務。
其中提出,提高“雙樞紐”市內通達度,完善“雙樞紐”軌道交通建設,推動鐵路、機場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立體接駁,促進機場、商業、會展等設施與市政交通互聯互通。依托城市航站樓建設重要節點,完善城市航站樓“市內消費+預辦登機”一體化消費功能,加快推進麗澤城市航站樓項目建設,強化商業、休閑、娛樂等消費功能;推動首都機場線東直門站行李托運項目建設和運營。
優化國際消費營商環境方面,《實施方案》圍繞打通體制機制和政策堵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消費營商環境。其中指出,北京將逐步建立精準高效公平的國際航空客貨運發展政策支持體系,加強部市合作,形成合力,營造行業全鏈條各監管和運營主體共同支持航空客貨運發展的政策環境。發揮“兩區”和臨空經濟區政策疊加優勢,推進國際消費政策在“雙場+雙區”開展先行先試;強化臨空經濟區重大產業項目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策劃和建設運營機制。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