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拓展教練介紹(戶外拓展教練崗位職責)
“來上這個課的人不少是小老板,或者是在生活中迷茫的人,他們希望上進,但又沒有能力讀MBA、商學院。”
“感召海星”,就是拉攏新的學員進來。學員們必須感召幾個海星,否則就無法畢業(yè)。
“匯才”可謂是中國教練技術行業(yè)的“黃埔軍校”,后來活躍在國內(nèi)教練技術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大多與匯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廣州市番禺區(qū)一處商場內(nèi)的教練技術培訓場所,外部被木頭封得嚴嚴實實,外人無法看到里面的場景。 (南方周末實習生 吳超/圖)
2019年5月2日晚,李維在廣州番禺一個培訓機構,做完第二階段“真心話”游戲后,決定放棄學習。
李維今年四十多歲,是一家保險公司員工。他覺得與自己的家人很難相處,家人不能理解他的壓力和苦衷。一位朋友“感召”了他,告訴他這門課能開發(fā)出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潛能,可以讓他重新塑造自己,改善家庭關系。
他上的課叫做“教練技術”,號稱能培養(yǎng)領導型思維,共分為三個階段:人生探索、人生蛻變和誠信領袖。前兩個階段分別上課4天和5天,收費分別為4800元、9100元;第三階段較少集中上課,但會線下搞活動,如去養(yǎng)老院、山區(qū)做公益等,周期為108天,收費6500元。
但行到深處,李維不敢再繼續(xù)了。
“教練技術”培訓,至早從1995年開始在國內(nèi)流傳,培訓手法大同小異,主要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會通過群體游戲、催眠等手段,讓學員絕對相信教練,第三階段則會逼迫學員去感召“海星”,拉攏新的學員入場。
二十多年來,“教練技術”培訓涉及傳銷、洗腦的爭議不斷,2016年廣東衛(wèi)視、南方都市報曾報道,不少學員因為上這種課而家庭破裂。裁判文書網(wǎng)的信息也顯示,甚至有學員在培訓期間跳樓或者精神失常。
全國各地的受害者組成了各種反教練技術聯(lián)盟,他們通過微信群、QQ群傳播教練技術的危害和套路,甚至會與教練技術的信仰者展開激烈爭吵。
一位反教練技術者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國內(nèi)有上千家這樣的培訓結構。十多年來,他接觸到了各式各樣機構的學員和求助者。
至少有兩家掛牌公司的主業(yè)是教練技術的培訓——深圳眾鼎商學院、上海大業(yè)堂教育培訓機構。他們都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不過,根據(jù)公司公告,2018年9月,眾鼎商學院7位主要負責人被采取強制措施,公司經(jīng)營場所也被查封;大業(yè)堂在此后的宣傳、公告中,也極少提起“教練技術”“感召”的字樣,而這些曾在他們的招股書中頻繁出現(xiàn)。
作為一門生意,“教練技術”培訓究竟源于何處?又如何在國內(nèi)大行其道?
“罵你是為了幫助你”一群人閉著眼,躺在地板上,教練放著音樂,宣布他們已經(jīng)死了,要把他們釘在棺材里。然后拿皮鞋往地上“咚咚咚”敲打,產(chǎn)生釘棺材的聲音。這個時候,有的學員開始抽噎,有的號啕大哭,有的舉著胳膊,阻止別人釘棺材,嘴里還迷迷糊糊地說“不要不要”。
為了增加效果,教練們會找一些礦泉水瓶,扎幾個眼兒,往學員的臉上、腳上灑水,制造出下雨、海邊的感覺。
講到這里,劉鵬差點笑出聲來,他覺得那個場面十分滑稽,幾十個成年人就像一群傻子。他今年五十多歲,曾經(jīng)是一名“教練技術”培訓者。
2016年,劉鵬曾在北京郊區(qū)開辦過一家培訓機構。那時,他是教練技術的忠實信仰者,認為學員們可以通過這門課程,達到“開悟”的狀態(tài)。同時,那也是一個可以賺錢的生意。但一年半后,他覺得這種培訓太害人,就不干了。
他所描述的是第二階段的一個游戲,名叫“救生艇”。船上的幾十個人被告知船要沉了,救生艇只能容納幾個人,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抉擇,讓誰活下來。絕大部分選擇死掉的人,就會像上面的場景那樣,去體驗死亡。
在前兩個階段,課堂會安排大量的此類游戲,讓學員們?nèi)ジ惺苌酪约靶湃巍⒋髳邸⒇熑蔚雀哔F品質(zhì)的真諦。
這個游戲大部分是在晚上進行,并且耗時很長,至少兩個小時。劉鵬說,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讓學員疲憊,這樣更容易對學員進行催眠。雖然教練們并不懂什么催眠術,但是在背景音樂、教練口述的誘導下,一群人很容易進入被催眠的狀態(tài)。
在這個課程中,教練還會通過質(zhì)疑甚至是辱罵的方式,擊碎學員已有的認知架構,讓他們有一種“活明白”的感覺。
李維就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他無論做什么都是錯的,教練總是能夠找到他的問題。比如,在“救生艇”游戲中,他想要自己存活,因為他不舍得自己的家庭,教練就會罵他做人不能太自私,要有大愛;如果你把活的機會讓給別人,教練就會罵道,一個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怎么會珍惜別人的生命。
“罵你是為了幫助你。”劉鵬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里面的套路,他們會通過一些手段,讓學員們在課堂的最后,突然理解到教練們的良苦用心。
比如,劉鵬就會安排一個教練給學員洗腳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給學員傳遞一個信號,教練不嫌他們腳臭,甘愿為他們服務。
李維難以接受這種壓迫式的教學方法。直到第一階段結業(yè)時,教練安排的一個細節(jié)徹底地打動了他,讓他體會到教練的良苦用心。
那一天的儀式搞得非常隆重,學員們被要求穿正裝,好像真的要畢業(yè)了一樣。教練悄悄地邀請了李維的老婆和孩子前來參加,這對于李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驚喜,一直以來,他都覺得家里人不支持他,當他看到老婆孩子站在教練身邊的時候,一下子就哭了出來。
“來上這個課的人不少是小老板,或者是在生活中迷茫的人,他們希望上進,但又沒有能力讀MBA、商學院。”劉鵬向南方周末記者總結。
不過,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學員都能接受這種培訓方式。一般情況下,第一階段的班上會有70人左右,到了第二階段可能就只有一半了。
神秘的感召與前兩階段不同的是,第三階段的課程耗時最長,往往需要三四個月。其間會安排三次戶外拓展——去山區(qū)、農(nóng)村、養(yǎng)老院做慈善等。在這個階段,教練不會再去罵人,而是不斷鼓勵、嘉許。
一些學員在上完二階段之后,會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覺得自己活明白了。但是,這個課程的套路遠沒有結束,教練會告知他們,一種好的人格和習慣需要長時間的復習才能定型,也就是來到第三階段去歷練自己。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感召海星”,就是拉攏新的學員進來。學員們必須感召幾個海星,否則就無法畢業(yè)。
絕大部分三階段的學員都是自愿感召。經(jīng)歷了前兩個階段的洗禮之后,他們對課程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沒有任何質(zhì)疑,他們堅信,自己一個人的成長不是成長,大家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如果感召不過來新的學員,說明還沒有真正成長。
“感召”也是這個課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感召的學員少了,他們就無法開設新班,這個模式就不能滾動。
南方周末記者向多個教練技術培訓機構進行業(yè)務咨詢,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都顯得異常謹慎,他們對自己的業(yè)務諱莫如深,也從不提“教練技術”的名字。他們告知南方周末記者,他們的學員只針對內(nèi)部推薦,不會進行外部招生。
四十多歲的福建人李軍向南方周末記者道出了“感召”的秘密。他說,不少培訓機構會要求三階段的學員提前為潛在海星繳納學費,如果海星來上課,就會把學費退回,如果不來,學費就很難退了。
2006年,李軍在深圳上過教練技術的課程,此后一直在研究教練技術。他曾經(jīng)做過助教,但親眼目睹一個懷孕三個月的學員因為高強度的上課而小產(chǎn)。此后,他徹底醒悟,堅定地站在了教練技術的對立面,是國內(nèi)很有影響力的反教練技術者。
“很多機構就是拿這部分預付款去租場地、請教練,如果沒了這些預付款,他們就很難繼續(xù)運作。”李軍說。
“感召海星”環(huán)節(jié)也被很多反教練技術者認為是傳銷,但在李軍看來,這很難跟傳銷相提并論。因為,學員并沒有從海星那里獲得利益,甚至還要幫海星預交學費。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教練技術的課堂上,除了三階段的學員感召海星是義務的,課堂上的助教(有的地方叫義工)也是義務,他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學員、教練技術的堅定信仰者。他們堅信,做義工、無私地奉獻,能夠讓他們得到更大進步。
源于傳銷所謂的“感召”確實跟傳銷有一定的關系。
在教練技術組織者的圈子里,流傳著一本由John P.Hanly撰寫的《Lifespring: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Be》。這本書被翻譯成了中文,但是沒有正式印刷。
John P.Hanly有個中文名字,叫做“老莊”,被視為教練技術的集大成者,1980年代他創(chuàng)辦的Lifespring號稱曾給40萬人做過教練技術培訓。根據(jù)書中介紹,老莊和他的Lifespring后來不斷受到《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的質(zhì)疑,并最終倒閉。
那本書提到了“感召”的起源——“感召”最初來源于美國1960年代著名的傳銷公司“魔術假日”,1974年該公司因傳銷罪被取締。
這個說法在國內(nèi)知道的人并不多。深圳眾鼎商學院是國內(nèi)教練技術的佼佼者,但據(jù)李軍介紹,該公司董事長薛國順一直不知道這個說法,直到2018年2月份,薛國順才從那本書里知道這個細節(jié)。
“當知道這個秘密之后,薛國順的情緒很低落,他一直都不愿意將教練技術與傳銷掛鉤。”李軍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他與薛國順一直都保持著頻繁交流。
李軍稱,薛國順曾經(jīng)嘗試取消“感召”環(huán)節(jié),但是發(fā)現(xiàn)這個嘗試走不通,一旦沒有了感召,公司就很難繼續(xù)運作下去。
教練技術最早進入中國是在1990年代末。美國人維吉·布洛克曾經(jīng)撰寫了一本《教練技術·教練學演變?nèi)b》的書,提到它的演變歷史。這本書的中文版在2016年10月由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出版。
根據(jù)這本書的描述,教練技術最早在1990年代由加拿大華人黃榮華帶到中國。當時,她在加拿大注冊了匯才人力技術有限公司,1995年在中國香港創(chuàng)建分公司提供教練技術培訓,并在1997年將業(yè)務拓展到中國內(nèi)地。黃榮華也被稱為中國教練技術的“鼻祖”。
李軍曾經(jīng)梳理了大量資料,試圖尋找教練技術的本源。他向南方周末提供的資料顯示,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就已經(jīng)在開展教練技術的培訓。
目前國內(nèi)所熟知的救生艇游戲、紅黑游戲、搖籃游戲等,那時就已經(jīng)在美國的教練技術圈子里流行。不過,隨著美國媒體的持續(xù)質(zhì)疑和揭露,教練技術的培訓機構已經(jīng)在美國很少見了。
匯才在中國運行了10年,并創(chuàng)造了這個行業(yè)的奇跡。根據(jù)《教練技術》這本書的介紹,2006年,匯才在中國已經(jīng)擁有了100名教練和12家分支機構。而國內(nèi)現(xiàn)在的培訓機構,可能只有幾個教練,與當年的匯才相比,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到了2007年,這家公司及其分支機構被上海、廣州兩地的工商部門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東方早報》曾披露原因是:嚴重非法行為。在那之后,黃榮華也消失了幾年。此后,她曾出現(xiàn)在一些行業(yè)論壇上。《教練技術》這本書在中國出版時,她還給作了序,對她的介紹是“人本教練創(chuàng)始人”。
“匯才”可謂是中國教練技術行業(yè)的“黃埔軍校”,后來活躍在國內(nèi)教練技術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大多與匯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眾鼎商學院公告顯示,眾鼎商學院的董事長薛國順、副總裁查慎曾在匯才任過職。另外一家主打教練技術業(yè)務的新三板公司大業(yè)堂,根據(jù)他們的公告,公司董事林春生,監(jiān)事吳艷、邱晨偉也曾在匯才任過職。
除了“匯才系”之外,一些曾經(jīng)上過教練技術課的人也開始自立門戶,劉鵬就是其中之一。他在2016年開辦公司時,匯才已經(jīng)被取締了9年。他跟很多后來的老板一樣,先是上課,后來去當義工、做教練,熟悉套路之后,就自己做了老板。
“開這個課并不難,套路都一樣,只要能夠招來三四十個學員,就能開班。”劉鵬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李軍也記得,幾年前,在淘寶上還有大量的教練技術培訓教程,買過來,學習幾天,也就能開班了。
目前,教練技術的商業(yè)模式已經(jīng)比較成熟。據(jù)劉鵬介紹,對于培訓公司來說,最賺錢的是前兩個階段。而在第三階段,雖然收費高,但一般情況下,能留20個學員就已經(jīng)不錯了。
“如果第一階段招不來30名學生,那這個班可能就很難盈利了。”劉鵬給南方周末記者算了一筆賬,30個學生每位收3000元的學費,也只能收到9萬。一般情況下,一個教練一天就要一萬,如果只請一個教練,四天的課程也要4萬的教練費,再加上場地租金、前期裝修、行政成本等,并沒有多少錢可賺。
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演變,教練技術的課程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變化,還是同樣的游戲,同樣的環(huán)節(jié)。不過,也有的培訓機構會增加一些戲份。
據(jù)李軍介紹,一位曾在江西遇己培訓機構上課的學員找他幫助維權,教練在第二階段時,要求他們要突破金錢觀,為了實現(xiàn)這一突破,學員們要給教練購買奢侈品,給教練刷卡。但事后,這些錢都沒有給退。目前,這個培訓機構已經(jīng)倒閉。
劉鵬也給自己的培訓做了一些修改。他用電腦給南方周末記者放了一首許巍的歌,得意地說,當別的機構還在用1980年代港臺歌曲做背景音樂時,他已經(jīng)用上了許巍、周杰倫、TFboy的歌。
致命的危害多位教練技術曾經(jīng)的學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種號稱培養(yǎng)領導型思維的課程,其實并不能真正給學員在工作中帶來太大的幫助。
劉鵬對此有著很深感觸,很多學員離開課堂后,并沒能把生意給打理好,課堂教給他們絕對的大愛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適用。他覺得,教練技術的學員非常容易變得極端和個人主義,認為只有他們的那一套是對的,別人的都是錯的。
在課堂上,學員們之間會被要求結成“死黨”。不少培訓結構會要求死黨必須是異性,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監(jiān)督對方去提升自己,并且告知學員們要突破性別觀,絕對相信自己的死黨。但死黨之間往往會產(chǎn)生其他感情。
李維所上的課程有一個“真心話”的環(huán)節(jié),學員們被安置在一個黑暗的環(huán)境下,要求閉上眼,然后講述出自己遭遇過的最痛苦、最難忘、藏在內(nèi)心最深處的經(jīng)歷。如果學員講述的經(jīng)歷不夠勁爆、不夠刺激,教練就會讓這個學員繼續(xù)講,直到得到滿意的結果。
一個女學員說,她在不久前差點被其他學員性侵了。但教練只是責備性地對那個意圖不軌的學員說了一句:“課堂有嚴格規(guī)定,是不允許學員之間發(fā)生性關系的。”其他學員也沒有表現(xiàn)出過激的反應。
李維認為,性侵是違法的事情,而教練和其他學員似乎并不在意這些,這一環(huán)節(jié)讓他徹底選擇離開課堂。
裁判文書網(wǎng)一份判決書則顯示,2011年7月29日,一名女學員在昆明西山企源文化培訓學校上課時,當場出現(xiàn)精神失常,后來被醫(yī)院診斷為“心境障礙,超狂發(fā)作”。
這個學員就是在做“救生艇”游戲時,因為游戲過于逼真,學員接受不了死亡與重生體驗,突然大哭大鬧,出現(xiàn)了精神異常。這份判決書還顯示,該學校在培訓過程中,曾發(fā)生過兩次學員跳樓的事情。
如今,一種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讓反教練技術者開始警惕起來。
一些培訓機構為了感召更多的海星進來,他們要求學員將自己的孩子也帶進來,有的培訓機構甚至開辦了面向五六歲兒童的教育,將教練技術的那一套方法用在孩子們的身上。
“很多大人都受不了教練技術的洗腦術,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們更受不了了,對孩子們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李軍不無擔憂地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維、劉鵬、李軍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王偉凱 南方周末實習生 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