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層團建(為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

大抓團建 夯實基層
積極推動從嚴治團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共青團姜堰區委員會
今年以來,姜堰團區委認真貫徹落實團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團市委五屆四次全會部署,聚焦全省團的基層建設“磐石工程”各項工作任務,不斷夯實團的基層基礎,在摸清團情家底、抓實非公團建、落實支部清單等方面開拓創新,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奮力推進從嚴治團向縱深發展。
一、問題導向摸清團情家底
(一)擴大團的組織覆蓋
一是摸排研判查漏補缺。以“團情大調研”為牽引,摸排研判、找出短板,發揚“大腳板”精神,拿出“掃街”的韌勁,按照“兩個100%”的總體要求,在黨組織覆蓋且符合建團條件的地方實現團建100%覆蓋。合理調整基層團組織設置,努力構建以團組織為核心、城鄉青年為中心、各類青年社團組織為延伸的基層組織體系,不斷擴大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


二是嚴把星級支部清單。將三會兩制一課、雙述雙評、青年大學習、創新活動內容、選樹支部典型等工作作為團支部評星定級的分水嶺,不搞平均分配,不做老好人,其中一級團支部占比1.6%,二級占比13.1%,三級占比77.9%,四級7.4%。
截止目前,姜堰團區委共有下級團組織1123個,其中團委:54個,團工委:2個,團總支:18個,團支部:846個。鄉鎮街道團委15 個。學校領域共有團支部512 個,其中2018年畢業10個,2019年畢業193個,2020年畢業139個,2021年畢業100個。
(二)抓好團員隊伍建設
抓好從嚴治團。開展“三個百日”攻堅行動,進一步深化姜堰共青團基礎團建“磐石工程”,繼續做好團員身份認定工作,對各基層團組織團員身份、團員檔案、組織關系轉接等進行深入細致的摸排整改。通過多輪“地毯式”排摸,共計排摸出一般團員4730人,失聯團員數7475人,流動團員數8673人。目前,姜堰團區委錄入“智慧團建”的團員數達21549人。






抓好學社銜接。嚴把學校輸出關卡,從源頭對團員去向精準把關。由學校團委書記對畢業學生逐一統計,對去向一致的團員統一批量轉接;穩控社會輸入關卡,確保屬地團委全面兜底。組織大批工作單位不固定、找不到團組織的 “隱形團員”到鎮街團委報到,杜絕出現團員“畢業即失聯”的現象。通過雙重關卡共同發力,用好智慧團建系統和紙質團組織介紹信兩大載體,確保團員關系線上線下無縫銜接。


抓好人號對應。以規范團員發展為抓手,全面貫徹從嚴治團工作。以教統核團統,以戶籍排團籍,全面摸清學校、社會領域團員底數。堅持“一人一號”原則, 嚴格規范整頓新發展團員信息管理工作,對2017-2019年所有發展團員編號使用情況逐一把關,實現團員身份信息實時跟蹤。
(三)嚴格團內組織生活
完善組織生活制度。緊跟群團改革要求,積極落實專兼掛制度,進一步充實團委機關工作力量,優化班子結構。認真學習《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支部工作條例》等文件精神,按照序時進度落實三會兩制一課,堅持團員教育評議制度和團員年度團籍注冊制度。
凸顯團干帶頭引領。保證每個街道團(工)委委員配備數不少于9名,每個村(社區)配備一名團支部書記,目前大部分團委書記為兼職團干。每年至少開展1-2次系統團干部培訓,與時俱進提高團干部能力素質,開展團干部技能大賽,提升表率能力和管理水平。
發揮團員旗幟作用。落實推優入黨等制度安排,切實做好黨的后備軍。強化實踐教育,推動新團員注冊成為志愿者,將參與志愿服務作為團員發展先進性的重要實踐載體。


團干部培訓

二、百花齊放抓實“非公”繁榮
姜堰團區委圍繞“1234”工作法,在細照篤行中修煉基本功,至今共建成非公企業團組織 92 家,并均已完成智慧團建系 統錄入。2019 年計劃規范建立非公團組織 80 家以上。
“1”即咬定一個目標——建設青年身邊的共青團。圍繞改革靶向,依托新青年生活節開展“姜堰新青年 UP新勢力暨2019年中來光電五四主題團日活動”引領青年生活新風尚;新建共青小鎮新興青年筑夢家園、青農講習所和開發區非公企業團建聯盟青年學習社,為青年思想交流安家落戶;按照“三個百日行動”跟班基層組織建設學習強化非公企業團組織建設,充值團組織凝聚青年的流量,刷新團組織的存在感,吸引青年職工加入團組織的“朋友圈”。



“2”即兩大理念——務實和創新。圍繞團屬社團,依托戰區共青團區域化團建模式,以結對“掃街”的形式,按梯次摸排青商會、青農會和青年微商協會會員單位團情家底,以平均每個月新增8家的序時進度推進非公團建。按照“職業+地域+興趣”的屬性推進團建聯盟和行業團建,開發小微化、分眾化、精細化團建項目,依托微信、學習強國兩大平臺推進團網融合,提高非公團建運營質態和發展質量。

“3”即三條主線——育人、建功、改革。依托團屬工作品牌,通過每日“學習強國”每周“青年大學習”每月“青年學習社”學習活動,強化青年思想引領;通過爭創“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活動,激勵青年職工提高技能建功高質量發展;以姜堰共青團五類工作聯席會為抓手建立非公團建共建共享機制,推動區鎮共青團工作運行管理縱向扁平化,落實區、鎮、企業三級團干部直接聯系青年職工工作機制。
“4”即四個重點——思想引領、青年發展、改革攻堅、攜手共贏。聚焦主責主業,通過“3W活動”(微調研、微訪談、微測評)把脈青年需求,精準開展學習培訓、志愿活動和組織生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深化青年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的初心。實施“818青年身邊的共青團”工程,激勵基層團組織以項目化服務形式對企業青年人才進行柔性匯聚和培育舉薦,引導企業青年在項目運作中成為參與者和受益者,提升企業團組織的向心力。通過注冊郵儲新青年卡,建立青年數據庫,排查倒逼企業團組織全覆蓋,夯實非公團建基礎。通過團情注冊統計、團費繳納和新青年卡活動積分納入企業“兩紅兩優”推報,為企業人才培育提供數據和案例支撐,反哺非公團建。


三、奮力開創組織建設嶄新局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努力做到“三個一”工程,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引領團員青年聽黨話,跟黨走。
一是形成一本手冊。建立健全團員組織生活制度,針對團員發展管理的全部流程,整合姜堰區團組織工作常見的問題制定一本團組織指導手冊。重點解決基層團組織“要干什么”、“該怎么干”、“如何干好”的現實問題。


二是打造一支隊伍。結合《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內容,擴大覆蓋范圍,創新培訓模式,年內實現鄉鎮街道、村社區團干部培訓全覆蓋,培養一批能干實事、能啃硬骨頭的基層團干部隊伍。
三是擰成一股力量。進一步拓寬非公團組織覆蓋范圍,打造一批非公團建服務精品項目。完善團組織活動機制,鼓勵團員積極參與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權利。進而發揮團組織陣地的思想引領作用,帶領全區廣大團員青年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姜堰團區委將立足根本,大抓團建,夯實基層,以更足的干勁、昂揚的斗志打贏基層團建的攻堅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