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拓展培訓(淮安拓展培訓方案)
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訊 據江蘇工人報消息,“構建‘1+10+N’產業工人技能培訓體系的目的,是針對淮安產業發展特點、行業實際和職工需求,以及行業技能提升資源優勢,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將在‘十四五’期間年均培訓各類技能人才5000人次以上,培養高技能人才500人以上,進一步提升區域人才競爭力,為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這是近日淮安產改辦出臺的《關于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構建“1+10+N”培訓體系的意見》提出的主要任務。
據了解,該體系進一步拓展了職工技能培訓的“新路徑”。其中,“1”:依托淮安技師學院,成立淮安市產業工人技能培訓中心。“10”:依托富士康科技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井神鹽化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資源優勢,建立起電子信息技術、機械冶金、鹽化工、紡織、綠色食品、龍蝦、建筑、電力、通訊、烹飪等10個行業技能培訓基地。“N”:依托全市各企業建立N個職工培訓點。
據介紹,該培訓體系主要以提升產業工人創新創造創業能力和培養復合技能、緊缺技能培訓人才為重點,大力推廣勞模、工匠人才先進操作技能、技法,有的放矢地開展專項培訓。一是通過學制教育和技能培訓“雙輪驅動”,為產業工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培訓。二是各技能培訓基地結合行業特色,組織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和競賽活動,推動產業工人熟練掌握行業服務標準、準入條件、操作流程,提升本行業產品和服務質量。三是結合企業自身需求和定位,引導職工立足本職崗位,開展就業、崗位、轉崗、創業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同時,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活動,提高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在職工中的比例。
該《意見》要求,培訓體系建立由政府、企業、工會、高校共為主體,明確各主體職責,做到部門、政企、上下協同,形成推進產改的整體合力。同時,要創新培訓方法、強化激勵等舉措,使培訓體系真正落到實處、見到成效,切實做好產業工人技能人才培養“大文章”。(盧克余 陳兆燕)
責任編輯:姚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