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拓展協會(蘭州戶外拓展訓練)
在重大,有四個志趣相投的男孩
緣分使他們相知、相聚,組成了“松七434”
“全寢保研”對于他們來說
是無意間定下的目標
卻成了奮斗拼搏的動力
如今,四人已全部成功保研
四年間,得過的榮譽更數不勝數
來看看是什么造就了這間“神仙宿舍”吧~

楊宸昊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保研至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GPA專業排名第一
獲2次勵志獎學金、5次綜合獎學金
SRTP項目結題良好
多次參加志愿實踐活動
作為434宿舍里最“學霸”的存在,多次拿獎學金的楊宸昊是室友們羨慕的對象,也是激勵大家想要保研的動力源之一。
努力與自律,已經成為了楊宸昊的一種生活習慣。“在探索實驗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去發現。”他就是懷著這樣一股堅持不懈的勁兒,一步一步達到了對自己的期望,找到了更加優秀的自己。
韓俊偉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應用物理專業
保研至南方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獲國家級競賽一等獎、省級競賽二等獎
獲國家勵志獎學金、2次獲綜合獎學金
多次獲優秀學生、先進個人稱號
擔任班長、戶外素質拓展協會外聯部部長
“思維很活躍,點子比較多,有領導能力”,這是室友們對韓俊偉的評價。獨立有想法的他,在多次科研項目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他希望繼續進行科研,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
韓俊偉酷愛戶外運動,加入了學校的戶外素質拓展協會,曾在空閑時間和朋友們一起去登山、露營,還登頂了川西的四姑娘山。在19年的暑假,他還在重慶江川水江大橋小學進行了21天的支教,作為一名心理老師為孩子們疏解煩惱,帶去快樂。
王俊靈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
物理學專業(錢三強英才班)
保研至浙江大學理論凝聚態專業
獲得國家級科研競賽一、二等獎
獲中科院高能所英才獎學金
SRTP項目結題良好
擔任重慶大學書法協會副會長
說起王俊靈,室友們的評價是“可愛”“老實”“率真”。作為英才班學生之一的他,具有豐富的科研競賽經歷。此外,王俊靈還獲得過科技創新先進個人、中科院高能所英才獎學金等榮譽獎勵,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科研創新型”學生。
在學校乃至人生大大小小的經歷中,“自律”是王俊靈的第一要義。生活規律、提前制定清晰的目標是他的制勝法寶。他說:“勤奮是通往成功最好、最快的一條路。”
何勉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保研至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專業
獲1次勵志獎學金、4次綜合獎學金
獲創新創業市賽金獎
獲重慶大學科學技術創新先進個人榮譽
社會實踐活動經歷豐富
“情商高”是何勉的標簽之一。作息規律、生活健康的他總與大家分享水果零食等,還形成了零食按“箱”分享的室友默契。
“沒有任何困難可以打倒我”是何勉對自己的評價。何勉熱愛科研探索,他和伙伴曾在實驗室里熬過夜,也曾抱著睡袋打地鋪。勤奮努力的他獲得了5次獎學金,拿過大大小小比賽的金獎和榮譽稱號。他不怕苦累,對生活及未來始終懷著積極樂觀的態度。
“我們像凝聚態,如粒子般相聚”
他們的相聚得益于學院大一下學期重新自愿選擇宿舍的制度,都擁有一顆向上的心的四位少年成為了朋友,遂成為了室友。于是,這一“松七434”宿舍得以組建,少年們也從此踏上了屬于他們各自的征途。

在434寢,最不缺的就是零嘴和水果。這是因為有一次,何勉買了一箱水果和室友們一起分享,后來,其他人在添置零食時,也不自覺地和室友們分一些。漸漸地,在不浪費食物的前提下,大家養成了“要買零食就買一箱”的習慣。四個男孩互相分享,在生活上互相照顧。
由于課業繁忙,四個人很難在宿舍里聚齊,但彼此仍然親近。王俊靈把四人之間的狀態形容為“凝聚態”:就像來自天南海北的四顆粒子碰撞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具有強互作用力的系統。或許粒子們并不是每時每刻都碰撞在一起,可是,一旦組合起來,就會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迸發出的效果,遠超個體簡單相加的結果。
全寢保研!無意間定下目標
談到全寢保研這件事,“說起來也沒什么特別的。”四人不在意地笑笑。大二的某一個晚上,四人無意間聊到了獎學金這個話題,一拍即合,當即就立下了“全寢一起拿一次獎學金”的目標。
雖四個人來自不同的專業,但他們會共享各自的資料,也會站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分析問題。楊宸昊認為:“一個宿舍不應是‘內卷’式的,室友間應該互相幫助。”在期末考試之前,他整理了一學期的筆記發到寢室群里,“我們攜手共進,而不是彼此惡性競爭。”

圖:何勉與韓俊偉參加辯論賽
在這種氛圍下,大家的成績穩步提升,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四人再次立下了“全寢保研”的目標。
在準備保研的階段,由于各學校的申請時間和材料不一,他們會在寢室群里相互提醒申請的ddl,以防有人失誤,造成遺憾。經過不斷地努力,“全寢一起保研”的flag最終實現。
化努力為燃料,彎道超車
“當時他考完試回到宿舍后,一個人沮喪地坐在桌子前面發呆。”王俊靈回憶起了韓俊偉考完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后的場景。
與大多數人想象中的傳統學霸不同,434宿舍的成員也有自己的薄弱科目。當被問到薄弱學科時,四人一致表示量子力學是他們學習的難點,楊宸昊話鋒一轉,“四大力學之一,沒有人敢說簡單。”在場的人都被逗笑了。
大家沒有被困難絆倒,反被激發了學習的斗志。韓俊偉默默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專業成績一躍成為年級第四;何勉及時鉆研不熟悉的知識點,一學期過后,他的高數成績就名列前茅了。
談到學習方法,“上課要認真聽講,盡力跟上老師的思維。”楊宸昊又補充到,“提高學習效率,該學習時就學習,這樣才能事半功倍。”而王俊靈認為,“刷題”不失為一個檢驗學習成效的方式,“有些內容,你似乎聽懂了,但是卻做不來題目。”他練習了很多高數題,鞏固了許多知識點。

大學生活,繞不開競賽話題。
四人在大學前三年參加了不少競賽,也參與了許多項目的研發。其中,王俊靈和韓俊偉一起參加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以及“卓越杯”物理實驗競賽,韓俊偉又與何勉一起做了一個SRTP項目。
競賽的準備過程漫長而曲折,有時甚至長達四五個月,王俊靈和韓俊偉甚至拿著瑜伽墊和睡袋在理科樓做項目,廢寢忘食地撲進自己的科研實踐項目。回憶起這段“瘋狂”的經歷,他們感慨,雖然累但并不難熬,“以階段性的成果來支撐自己往下走”。
四人也多次提及到老師對他們的幫助與關愛。“有次做研究時不小心超過了門禁時間,老師就一直在門口等候,最后將我們送回了宿舍。”在教師節,他們為老師們買了花束,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個人相識,相知,相伴,雖然即將面臨分別,但“喊一聲肯定都會來”!他們帶著兄弟之間的羈絆和對科研的熱愛,奔向更好的未來。
學
長
寄
語

楊宸昊
擁有一顆平常心,保持謙遜,直面挑戰,讓自己更加完美。
韓俊偉
保持自律,一個規律的作息能讓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上無所不能。


王俊靈
盡早確立目標,努力奮斗。勤奮是通往成功最好最快的一條路。
何勉
注重平時的每一個細節,以最端正的態度對待學習。

文字:孫小葳 蔡瑜潔 劉冉陽 邵晴川
圖片:蔣辰宇
部分圖片來源于受訪者
編輯:程筱錦
指導:唐帆
審核:蔣研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