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團建(tb公司是什么公司)
作為管理者,對于團建活動是否有以下的困擾呢:
預算不足,如何組織?拖家帶口的表示更愿意回家陪家人,不愿意參加。我自己就不善于組織活動,也不知道哪些適合大家?暫定了幾個活動計劃,但成員意見無法達成統一。活動完了,好像活動了,又仿佛沒活動。因為活動,還有員工離職了……甚至有管理者還一一羅列了被他 Pass 的團建方案:
KTV 或吃飯什么的,太常規,也很難有深度的交流;十渡漂流或燒烤聽起來不錯,但仔細一看十渡漂流就覺得不 Cool;密室逃脫、卡丁車等時間太短,難以提供足夠時間供大家加深認識;潛水、跳傘等太具有技術性,不會游泳,或恐高的話會難辦;自駕游去呼倫貝爾,晚上住蒙古包,烤羊肉,篝火晚會,這個吸引人,但考慮周末會不可避免有安排,或是女孩子覺得工作已經很累,周末想休息,也不好;包個別墅,大家做飯,打牌,喝酒,這個還是不好玩;看起來基本把大家常見的團建方案說了一遍,那么到底什么是一個「好」的團建方案呢?我們分別從以下角度來幫助大家組織團建活動。
團建活動到底是團了什么建?什么是有效的團建活動?團建活動推薦方案。
首先我們需要讓管理者有以下認知:
一:團建活動不是萬能的。
團建的名目舉不勝舉,活動內容也是五花八門,相當豐富多彩。可是你是否審視過,這些活動給你帶來了什么效果呢?是否符合你做這件事的初衷呢?
很多管理者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會陷入沉思,因為平時很少思考這個問題。盤點管理者安排團建活動的初衷,大體分為如下 3 類。
滿足團隊需要。比如提高員工積極性、提升團隊凝聚力、打造團隊文化、提升斗志和士氣、提升員工間互信等。滿足員工需要。常見的是調節放松,一段高強度工作之后,緩解員工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滿足管理者個人需要。例如有些管理者認為團建是一項管理任務,需要時不時做一次。歸結起來就是,為了團隊、為了員工或為了自己。事實上,雖然習慣上把各種各樣的活動都統稱為 TB(team building)。
但是,只有把以團隊建設作為初衷的活動才叫作團建活動,出于其他目的的活動不能叫團建活動或 TB。
團隊建設活動包括開展團隊游戲和活動、開展小組討論、組織外出活動,或僅僅指團隊一起做某件事。
現實工作中,很多管理者對團建活動寄予了太多的期待,但最后的結果是要么期待模糊,要么期待過高。

參考「團隊建設六要素」,不難發現團建活動能影響的要素,基本只能涉及到「協作」和「文化」。
對其他要素就沒有作用了嗎?顯然,團建活動基本上不會影響能力、分工和梯隊。為什么對激勵也是沒有效果的呢?一般來說,活動即便有提升積極性的作用,也是非常短效的,收益并不明顯。即便有時看似有收益,也是通過默契度和歸屬感兩個要素間接起作用的。
二、團建活動不是理所應當就有效果的。
實際上,沒有什么好的成果是理所應當的。如果不經過設計,一次團建活動下來,甚至連員工間的協作默契度和團隊文化建設這兩個要素的效果都收不到。
你也許會說,吃飯喝酒容易拉近距離,而事實上,飯桌上的交流都很淺層,并不能深入了解。加上飯桌上話題很發散,不歡而散也是常有的事,這樣效果就是負向的。
當然,在活動設計上,團隊管理者可能并不專業,思路也不見得很新穎,這可以和別人合作來實現。但是確保活動方案和自己的初衷匹配這一點,是不可回避的。
三、團建活動不是部門助理、HR 或行政的事情。
長期以來,在團建活動這件事上,管理者都是在配合部門助理、HR 或行政的同事工作。管理者干的最多的是協助組織,然后對活動品頭論足。而事實上,管理者才是團建活動的主人。
無論對于期待的收益,還是對于投入的成本,管理者才是最應該在乎的那個人。因此管理者要做團隊活動的主人,聯合部門助理、HR 和行政同事,一起去統籌策劃,而不是完全假手于人。

一方面,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做團建活動,另一方面,搞清楚團建活動到底能給團隊帶來哪些具體的幫助。
初衷:我作為管理者為什么要安排這個活動。為了放松:調節員工狀態,做到張弛有度。此時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夠讓 員工快速恢復狀態,未必要搞活動。為了激勵:實際就是給員工一個獎勵包。此時要考慮的不是活動該怎么搞,而是這個獎勵包能否起到激勵效果,也未必要搞活動。為了團建:提升團隊協作默契程度,打造團隊文化。這才屬于團建活動,此時的焦點才是團建活動本身。目標:活動完成之后,我希望給團隊帶來什么收益。提升團隊協作水平,讓員工間有更好的互信和默契。打造團隊文化,讓員工清楚且認同團隊的文化價值觀。
為了方便實際操作,我們把上面的要點整理成四個步驟,同時也是四個問題,因此稱為「團建活動四問法」。
第一問,關乎初衷:你是想做團建活動,還是放松、激勵或是其他?
第二問,關乎角色:你想做團建活動,還是只想配合一下助理、HR 或行政的工作?
第三問,關乎目標:你想達成團建的什么效果,協作還是文化?
第四問,關乎手段:活動方案是否有設計感,和你的目標匹配?
管理者通過問自己這四個問題,就可以有效避免團建活動收效甚微的問題。

效果不錯的團建活動都有哪些呢?
我們歸納出這樣幾類活動,對于增強團隊協作水平和默契度、信任度效果明顯,供管理者參考。
艱苦挑戰類居家溫情類深入談心類組隊對抗類艱苦挑戰類
例如高強度徒步、野外生存、沙漠穿越等。其要點是:
艱苦 —— 讓團隊抱成團面對惡劣環境,共患難;儀式感 —— 讓生存和成功更有成就感。
居家溫情類
例如去某人家里做飯、別墅睡衣趴、帶家屬聚會等。其要點是:
設計 —— 活動內容要經過認真設計,聚在一起要按照設計的環境玩;覆蓋度 —— 注意覆蓋到所有人,不要冷落一部分人。
深入談心類
深入談心類。例如燭光夜話、巔峰故事會、裸心聊等。其要點是:
安全 —— 封閉而安全的環境和氛圍,讓大家容易放松;規則 —— 玩法要有明確的規則,說什么、不能說什么、說多久,如何輪流等有明確規則。
組隊對抗類
例如趣味運動會、體育比賽、真人 CS、組隊對抗電游 Dota/王者榮耀等。其要點是:
組隊 —— 讓團建對象在同一組隊內;對抗 —— 讓不同組隊間有強烈的競爭和對抗性。
下面簡單介紹一些團建活動,活動具體的實操手操可等待后續文章撰寫。
巔峰故事會
什么是巔峰故事
我們每個人在過往的人生經歷中(從你出生到現在),都會有一些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
它也許是讓自己特別有成就感,滿足感的故事,也許是經過很長時間的蟄伏期,之后成長蛻變的一段經歷;也許是很小的一個瞬間(幫助了一位陌生人,和孩子的一次互動)。
這些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巔峰故事。
巔峰故事不一定是人生的高光時刻,也并不需要和其他人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個故事也自有它的閃光點。
巔峰故事會通過引導參與人說出自己故事,聽眾給出積極反饋的方式,幫助團隊成員彼此加深理解,快速建立彼此間的信任關系,是幫助團隊融合,簡單好操作的團建活動。
巔峰故事會操作手冊

裸心會
裸心會是什么
裸心會是阿里在內部創新的一個工具。大家要打開自己的內心,講講自己是如何成長起來的,講個人的過去和童年。在相互的傾聽和交流中,你了解別人的故事,真正認識別人,別人也因此而了解你。
裸心會本質
裸心會是以真誠為核心,信息的交換和互相的加持,以賦予對方力量為前提,共識共創的開放坦誠溝通,也是相互檢視的真心話大冒險,更是彼此內心最深處靈魂的觸碰。
裸心會通過「回憶過去」、「評定當下」、「規劃未來」這個過程,看到每個人的想法,讓團隊心靈相通、形成合力、彼此賦能。在業務層面,開好裸心會能幫助業務掃清障礙、資源互享、拿到結果。
學習培訓
培訓其實也可以是團建活動的一種形式。
當參與者認為我是來提升能力的,那么間接也提升了團隊建設中的個人能力要素。
如果參與者認為我就是認識了解更多人的,那么間接提升了團隊建設中的協作能力。
劇本式情景
什么是劇本團建,顧名思義就是在團建的基礎上增加劇本。這種劇本團建本身就是服務于企業團建目的。
首先由專業劇本團隊通過跟企業溝通,根據團隊人數以及所在行業等信息,進行一對一劇本制定,讓團隊每一個人都在劇本中扮演其中一個角色。讓整場活動有背景、有目的,增加每個人在團建的代入和參與感。
劇本團建可以增加團隊成員間的互動。因為需要大家根據劇本的發展,一起合作推理下去。
劇本團建有古裝劇、警匪故事、未來科技元素、現代創業故事等。通過情景主題 + 互動游戲的形式,在娛樂玩耍中達到團隊融合的目的。
Hackathon
什么是 Hackathon
這個詞其實是由 Hacker 和 Marathon 兩個詞合成的。Hacker 就是黑客,Marathon 就是馬拉松。那 Hackathon 顧名思義,其實就是黑客的馬拉松或者編程馬拉松 —— 以電腦為跑道、以編程為體力的一場技術比賽。
跟馬拉松的精神很類似,黑客馬拉松可以讓很多人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相聚在一起,以他們想要的方式,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公司中的 Hackathon 通過分組比賽,可以在最短時間讓還不熟悉的人,一起為一個目標,全身心貢獻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大家合作期間,快速的磨合和熟悉適應彼此,能極大的加強了解和協作。
END
其實很多人反感團建,是反感以領導個人喜好為中心,不考慮員工需求、感受和體驗的團建。他們期待的是把團隊、把員工的體驗感受放在第一位,新鮮、好玩、歡樂、純粹的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