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拓展基地(淮安運動樂園)


富康路、鴻海路、達方路、臺玻大道、實聯大道……行駛在這些以著名臺企命名的道路上,你很難想象自己是身處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蘇北幾何中心的淮安,已經成為繼深圳、東莞、昆山之后的第四大臺資聚集地,并在長三角形成“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臺資高地發展格局?!芭_資經濟占淮安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和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20年,淮安新增臺資項目數、實際利用臺資額,均位居江蘇前列、蘇北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簽約臺資項目8個,投資總額4.31億美元。地處蘇北的淮安,既沒有地緣相近的天然優勢,也沒有緊靠上海的資源承接,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吸引臺資的“強磁場”?

臺資進淮歷程

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往,第二年,淮安就迎來首家臺資企業賽福樂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正式拉開臺灣企業投資淮安的序幕。到了1998年,在淮臺資企業數量已突破100家。而臺資集中進入淮安始于16年前。當時,“蘇南干部到蘇北”的干部交流機制剛剛興起。該機制意在讓蘇南干部去蘇北,以帶動蘇北發展,縮小蘇南蘇北間的經濟差距。2005年,履新的淮安副市長正是來自以外向型經濟聞名海內外的昆山。將“昆山經驗”帶到淮安,讓淮安成為“蘇北的昆山”,成為兩地政府的共同課題。改革開發以來,外向型經濟一直呈北移之勢,從珠三角到長三角順勢向上,而蘇北正是其中重要一環。此時的淮安剛被確定為蘇北中心城市,迎來發展時機,搶抓外向型經濟轉移機遇在淮安市領導班子中達成共識。于是,學習昆山經驗、承接昆山擴張、轉移臺資企業、產業,成為淮安發展臺資經濟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江蘇推進南北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2006年,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在淮安簽下大單,一擲就是15億美元,將其在昆山的電子零部件生產基地轉移至淮安?!痘窗踩請蟆吩诋敃r的一篇報道中說,像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這樣的特大項目,“淮安此前從來沒有引進過,甚至不敢奢望”。以此為契機,淮安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建設“南有昆山、北有淮安”臺資集聚新高地。這一年,也被定義為淮安臺資集聚高地建設的“元年”。此后,臺玻集團投資的100萬噸/年聯堿項目在淮安開工建設,一期投資5.8億美元,成為臺玻集團歷史上最大的投資項目。旺旺集團將淮安旺旺建成大陸15個總廠中規模最大的企業,明基集團在淮投資5億美元的達方電子將建成亞洲最大的手提電腦鍵盤生產基地,膳魔師、敏實汽車零配件、敏安電動汽車、臻鼎科技等知名臺企相繼落戶……繼昆山、東莞之后,淮安逐漸成為外資尤其是臺資企業密集區和品牌企業聚集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淮安累計設立臺資項目近1400個,總投資超200億美元,實際到賬臺資近70億美元。2020年,全市新設及增資臺資項目43個,位居江蘇前列、蘇北第一,淮安臺資經濟逆勢上揚。

強磁場帶來強引力

面對成績再回頭看,當初不少人對 “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提法不以為然,認為昆山區位好,淮安無可比擬。但淮安用最真誠的服務和最有力的數據予以回應,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淮安是如何造就自身的“強磁場”。首先,打響臺資招商“持久戰”?;窗惨酝猩痰谋榈厝鼍W,難以形成合力,2006年以來,淮安市委、市政府每年9月份舉辦臺商論壇,形成獨特的品牌效應。15年來,6000多名臺商及島內政要通過論壇走進淮安,累計簽約453個項目。2010年,淮安在臺北設立了淮安經貿聯絡處,“兩周”活動在島內掀起“淮安旋風”。2013年開始,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率團首次赴臺舉辦“臺灣·淮安周”“淮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周”。此后,每年舉辦一次,成為推進淮臺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品牌活動,為臺資集聚示范區建設注入了強勁動能。除了赴臺灣各地招商,淮安還定期到臺商聚集的昆山、東莞等地進行宣傳推介。哪里有臺資,哪里就有淮安招商人的身影,淮安很快成為大陸臺商的新目標。2014年,淮安獲批全國唯一“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集聚服務示范區”,成為淮安臺資集聚示范區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2016年江蘇省將臺資集聚示范區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建立聯席會議機制。2019年,淮昆臺資合作產業園掛牌運營?;窗舱诔蔀榕_資集聚新高地。其次,“101%服務”贏得臺商口碑。為了更好的服務臺商,淮安對臺商臺企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要求會100%滿足,此外再多為臺商臺企提供“1”份貼心的服務和驚喜,這就是淮安“101%服務”品牌。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淮安建章立制,座談會辦,定職定責,及時了解企業困難,制定解決方案,形成了完善的服務網絡?;窗矂撔聦嵤┡_資重特大項目幫辦服務“項目長制”,每個重特大項目組成市級領導任項目長的工作專班。2020年,淮安在全國率先設立副處級臺商服務中心,形成“一個窗口受理、多個部門主動服務”的全天候、全方位臺商服務網。新版臺商臺胞服務中心運營以來,已解決臺商臺胞各類投訴協調事項260余項?!?01%服務”成為淮安對臺招商的金字招牌,幫助淮安打開“以臺引臺”的招商新局面?;窗惨策B續7年被評為大陸地區投資環境“極力推薦城市”。最后,共繪淮臺交流“同心圓”。除了在項目和政策上發力,淮安還積極拓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大交流平臺,深化淮臺互利共贏的模式,支持在淮臺企、臺商臺胞參加各類公共活動?;窗矊嵤┦〖壢瞬虐l展規劃,鼓勵臺灣人才申請各種人才項目,幫助解決住房保障、子女就學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淮安已有近2000名臺商臺胞創業、就業。2017年以來,淮陰工學院等高校相繼成立臺商學院、臺創學院,累計引進上百名臺灣籍博士,其中近十人獲聘教授、副教授,20多名臺灣籍博士加入淮安臺資經濟研究中心發展智庫,不斷夯實臺資集聚區建設的人脈基礎。同時,積極打造兩岸交流基地,2015年9月,蘇北首個兩岸青年創業園在淮安軟件園掛牌成立,這個集資金、科技、人才、孵化、生活配套等多種支撐功能于一體的創業園,成為臺灣青年來淮創業的一大集聚地。此外,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還獲國臺辦批準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成為大陸唯一一家以大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兩岸交流基地,也是目前蘇中蘇北唯一一家。

與淮共成長,臺商轉型正當時隨著臺資高地不斷夯筑,臺企也在不斷成長。從投資領域來看,臺資企業正從制造業向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方向拓展,投資層次也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拓展。

尤為明顯的是,在淮安重點打造的優勢特色產業體系中,知名臺企均挑起了大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富士康、鵬鼎控股、達方電子等一批龍頭企業落戶淮安;新型裝備制造產業中,淮安有敏實這一主力軍企業;化工新材料有臺玻集團、實聯化工等知名企業;綠色食品產業中,淮安吸引了旺旺、康師傅、全穩生技等臺企入駐。為進一步推動臺資高地建設,淮安市委市政府專門制定了《“十四五”臺資重點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聚焦“特色、集約、規模、綠色”四個關鍵詞,明晰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精密機械、綠色食品與現代農業、大健康四大臺資重點產業,力爭新引進臺資項目500個以上,全力打造“大陸有重要影響力的臺資高地”。與此同時,淮安還要打造臺企創新發展新引擎,吸引臺資龍頭企業在淮安設立設計中心、研發中心、制造中心,促進關鍵技術、重大成果在淮轉化,推動臺資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2018年,淮安在全省設區市中率先發布“惠臺58條”,對新引進臺資企業竣工投產、新上先進制造項目、先進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等提供政策支持,全市臺資企業每年獲得省市扶持資金4000多萬元。從2019年開始,淮安市科技局連續3年出臺年度“臺企創新促進行動”實施方案,不斷優化臺資科技型企業發展空間和發展環境,支持臺資企業加快創新發展。截至6月,本年度有4家臺資企業申報今年的市級項目,3家臺資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臺資企業成功入庫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在淮主要臺企均已建成研發機構或研發中心。敏實集團在淮設立了江蘇敏安汽車研究院,實聯長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富士康科技集團在淮項目成為全省“機器換人”的典型。從1988年首家臺企落地淮安,到如今成為推動淮安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臺企不僅見證了淮安的工業發展,也與淮安共步邁向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道路。這份跨越山海和時間的聯動,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互惠,更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動能。在這片新崛起的臺資高地上,我們期待生長出更多豐碩的成果。
參考資料:
淮安日報:《十年磨一劍 淮安臺資高地示范全國》
淮安市臺辦:《實現“三千”淮安打造臺資高地城市名片》
江蘇淮安:《臺資集聚示范區步履鏗鏘再征新程》
第一財經:《南昆山北淮安,這個城市正在打造臺資新高地》
新華每日電訊:《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