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企業團建(南京拓展訓練)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云創數據,證券代碼:835305.NQ)作為江蘇省首批、南京市第一家登陸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在北京證券交易所首批企業上市儀式(江蘇)上亮相。云創數據深耕大數據領域,以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為核心業務。從2011年成立到如今成為南京首家北交所上市企業,從云存儲到云計算,從大數據到人工智能,云創數據用10年時間完成了華麗蛻變。作為大數據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云創數據備受外界關注。云創數據如何看待北交所設立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幫助?公司的核心技術優勢是什么?如何與其他行業展開合作?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近日,帶著這些問題,蘇商全媒體走進位于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國云計算創新基地的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訪了公司董事長張真。
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真
堅持“市場+資本”兩條腿走路
今年7月,云創數據膺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月26日,云創數據成功進入全國股轉系統精選層,成為南京第一家精選層掛牌公司,11月15日平移至北交所,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也是目前南京市在北交所的唯一上市公司。張真表示,從2011年成立至今,云創數據一直秉承市場和資本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既要在市場推廣上用產品來說話,用銷售來推動公司的發展,又要用資本市場來加速公司的發展。兩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讓企業走得遠、走得久。“我先生(云創數據總裁劉鵬)原來在清華大學讀博士,從事的就是大數據方向相關的工作。”談起創業方向,張真說最初鎖定在大數據中性價比很高的存儲這一塊,“當時整個團隊只有兩三個人,本來感覺壓力很大,不過我們很快就收到了一筆1200萬元的天使投資。”張真介紹,隨著云存儲行業的興起,公司發展很快,業務逐步拓展到云計算等領域,目前員工有近180人,并在新疆、海南、廣州分別設有分支公司。在資本市場,張真介紹稱,云創數據從2015年掛牌新三板至今,已經完成3輪定增。2015年6月,云創數據獲通鼎互聯戰略投資,兩個月后公司在新疆安防市場快速崛起;2017年6月,云創數據獲天堂硅谷、中富億元投資,此后半年公司先后闖入環境和教育市場,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2019年11月,云創數據獲蘇泊爾、朗瑪峰、東北證券投資,兩年后公司在新三板精選層順利掛牌。因為資本的“加持”,云創數據各項業務飛速落地,從而實現了規模化盈利。2021年上半年,云創數據營業收入1.68億元,同比增長22.9%;凈利潤0.19億元,同比增長8.3%;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速14.22%。隨著北交所的開市,相信云創數據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會更加廣闊。談及北交所上市,張真認為,這是國家政策給企業的一個紅利,“北交所的設立,讓像云創數據這樣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了更大的施展舞臺和全新的發展機遇。”她也坦言,自從進入新三板精選層、確定登陸北交所以來,社會各界對云創數據的關注度明顯提高,投資者接觸公司的頻率大約是之前的三四倍。
“與聰明人一起做精彩的事”

利用自身優勢解決行業痛點

“云創數據的戰略優勢在于技術的領先性。”張真表示,云創數據自成立起就專注于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擁有眾多自研核心技術。有了技術,云創數據的業務范圍也越來越廣。“我們的產品有兩大主要方向,一是海量數據的存儲;二是海量數據的智能處理。目前,公司業務范圍主要涵蓋公共安全、環境監測和學科教育等領域。”張真說,這是云創數據數年積累沉淀下來的、理解度最高、最契合的三個方向。
在公共安全領域,云創數據構建了從前端數據采集的“智慧路燈伴侶”,到安全傳輸的“物理隔離單向光閘”,以及后端完整平臺“cVideo超大規模智能云視頻系統”,實現了海量數據感知、數據安全傳輸、異構資源整合、數據共享互融、實時云端轉碼、視頻智能分析等功能,能夠提供智能化的行業解決方案。目前,相關業務已在多省市政府信息中心、公安廳局、政法委、城管等部門有大量落地案例。

智慧路燈伴侶
在環境監測領域,云創數據通過自研的數據立方大數據庫構建大數據平臺,實現在應用端的數據智能化管控,用以實現對環保、地震、燃氣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預警等功能。目前,公司這方面的業務合作伙伴有江蘇環保廳、南京秦淮環保局、徐州賈汪工業園區、西安經濟開發區、國家地震臺網中心等。在學科教育領域,云創數據通過大數據實驗平臺、人工智能實驗平臺、云計算實訓平臺、人工智能科研平臺和云創大數據智能云平臺等平臺級產品解決該領域內行業人才緊缺、體系欠缺的行業痛點,獲得眾多院校和培訓機構的高度認可,產品已在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百余所高校中得到廣泛應用。目前,云創數據已在全國范圍建立了300余項成功案例,打造了多個重點示范工程,比如“智慧南京”云視頻平臺、宜昌“雪亮工程”、吉林地震應急系統、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海南多地“智能交通”項目等。云創數據在智能醫療領域的成績也很突出,已經研發出前列腺癌影像智能識別、宮頸腺癌影像智能識別、肝臟腫瘤影像智能識別等前沿技術。其中,云創大數據與多家三甲醫院合作開發了醫療影像識別技術,特別是在與南京大學附屬鼓樓醫院的合作中,對于前列腺癌的影像智能識別準確率達到了99.38%,被《福布斯》、《泰晤士報》等媒體廣泛報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鐘南山院士曾對疫情走勢做出精準預測,為政府的全局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這背后也有云創數據的“功勞”。

當時,憑借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深厚積累,云創數據應邀加入到鐘南山院士團隊,鐘院士率領包含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澳門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橫琴鯨準智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組成的技術團隊,對疫情的流行趨勢做出分析。當時,云創數據緊急研發了“公共衛生應急大數據分析預測支撐平臺”,對新冠疫情發展走向作出了準確預測,并與鐘南山院士方面共同發表研究論文。從現在的結果來看,疫情實際走勢與當時的預測結果十分吻合。該論文迄今在國際上已經被引用超過700次。

瞄準尖端工業智能技術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在尖端制造業領域的應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來處理海量數據,也已成為一些尖端制造企業的剛性需求。雖然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未來,公司技術和產品的主線不會輕易改變。”張真強調,云創數據會緊緊抓住國家大數據戰略及人工智能國家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及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市場機遇,不斷對自身技術迭代升級,完善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的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實際上,今年以來,云創數據已經利用新增的市場機遇,積極參與到人工智能項目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