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團建兩天一晚游(丹霞山旅游攻略兩日游)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10月23日,粵通駕校組織開展韶關兩日游團建活動,核心高管及部分員工參加本次活動。本次團建,不僅讓大家有一個放松身心的機會,同時也增加了公司團隊氛圍和凝聚力。
南華寺旅程第一站為素有“東粵第一寶剎”之稱的南華寺,殿宇恢宏的寺廟,紅磚墻、琉璃瓦,東方獨具的屋頂裝飾,處處蘊藏著佛法以及國家歷史的博大精深。在導游的講解下,我們了解到了南華寺歷史,六祖由來以及眾多關于佛法的典故和詩句。

參觀完宏偉的南華寺后,大家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了南粵第一雄關的古道梅韻——梅關古道。位于南雄市與江西大余縣交界處的梅關古道,歷來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這里不僅是廣東省紅色旅游示范基地,也是“中國四大賞梅地”之一。一座座飛檐青瓦的亭臺,一塊塊刻著詩句的碑石,都在講述著革命故事。


梅嶺盛產梅花,其“南枝既落,北枝始開”的獨特景致吸引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作為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梅關古道約6尺寬,路面整齊地鋪著鵝卵石,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沿古道拾階而上,既能感受到登山的樂趣,又能感受到梅關古道的文化韻味。

梅嶺是“贛南三年游擊戰爭”的主要根據地,山巔上的梅關關樓,以“一關隔斷南北天”的氣勢聳立于梅嶺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說。1935年至1937年,項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梅嶺一帶堅持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開辟了紅色贛粵邊根據地。如今,這里擁有北伐軍出師處、陳毅《梅嶺三章》詩碑、梅關會師處、元帥嶺等大量革命歷史文化資源。
珠璣古巷珠璣巷又名沙水鎮,在沙水河西側。珠璣巷是一個具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的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間。珠璣巷也是珠江三角洲一帶主要族姓的祖居、漢族廣府民系向嶺南遷徙的重要中轉站。

休整一晚后,第二天大家就出發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丹霞山。丹霞山又稱中國紅石公園,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產提名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自然遺產地,與鼎湖山、羅浮山、西樵山合稱為廣東四大名山。

體驗丹霞山“天梯”,雖然很累,
但途中不時有令人驚艷的風景。


爬山不游江,枉到丹霞山。下午游覽的是水上丹霞,觀光小船穿梭在碧波蕩漾的錦江,對這絕美的水上風景近距離地欣賞。也體驗到了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魅力所在。



通過這次團建旅游活動,不僅增添了大家對粵通團隊的歸屬感,又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當我們積極進取的同時,也要放松自己,才能讓團隊健康的發展,才能為公司的壯大和發展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