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建拓展的意義(公司團建目的怎么寫)
公司團建,對很多職場人來說,是堪稱夢魘一般的存在,很多人都在網上吐槽那些奇葩的團建活動。但即便是網上炸了鍋,老板們對團建還是樂此不疲,隔三岔五就要整上一出刺激一下大家。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啥大多數公司一定要搞團建?折騰員工背后有什么不能說的秘密?其實團建這個事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這里包含著滿滿的心理學套路,要是整明白了,不僅能了解社會集體的運行邏輯是什么,更能給你一雙慧眼,讓你甄別出那些坑爹的企業。
如何透過表象看透一件事情的本質?有一句話大家都知道,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社會現象之所以會如此運行的,往往是由其底層的經濟利益所驅動的,從經濟角度分析事情的原委,可以迅速抓住這個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本質。
比如美國抹黑新疆的棉花,就是為了搞垮新疆的經濟,讓新疆先亂起來,美國好趁機摸魚
說到底,最后都是為了錢。
老板們之所以花錢出力搞團建,不是吃飽了撐的,因為團建能夠給他們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至少他們是這么認為的)。
那我們如何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公司團建的本質呢?團建,顧名思義,就是團隊建設的意思,表面上看,團建是為了讓公司成員之間關系更加緊密,讓整個公司團隊更加團結。但一個緊密的團隊不是最終目的,它的孿生兄弟才是老板們最想要的:
那就是自我犧牲。
團結行動的能力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幾乎是相伴相生的。一個群體,面對的挑戰越大,對團結協作能力要求越高,那么就越要強調個體的自我犧牲,如果團隊成員連命都不要了,那么可以斷定這個團隊成員的關系一定是極其緊密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軍隊,戰爭是極端殘酷的斗爭形式,為了應對如此巨大的挑戰,一個作戰單位的每個成員必須高度團結,并具有隨時赴死的決心,這樣才能讓團隊利益最大化,就比如《集結號》里的谷子地帶著九連47個兄弟,為了掩護大部隊安全撤退,對數倍于自己的敵人展開阻擊,靠的就是自我犧牲精神。
所以老兵之間的戰友情,往往會超出一般的友情或親情,甭管過了多少年,再相見那眼都是淚汪汪的。
老板想讓員工們更加團結,也是為了激發出每個員工的自我犧牲精神,不再計較個人利益,卻為了團隊拼盡全力,從而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益。
換句話說,工資還是那么多,但是每個人更加努力,對加班也不反感了,加班費也不要了,上班連淘寶都不刷了,一心全撲在工作上,老板們喜歡的“狼性”就來了。
如果你所在公司團隊非常團結,你想想是不是對加班、承擔業績這些事就不計較了,吃飯搶著買單,連請個假都不好意思。
這就叫個體非理性導致集體理性。
這就是公司對團建樂此不疲的真實原因,也是團建活動的本質,就是通過各種活動增加團隊成員的親密度,從而喚起成員的自我犧牲精神,換來爆棚的團隊戰斗力,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
團隊親密了,私心上不去了,公司的業績又重新占領高地了。
請大家注意,我現在對團建本質的描述,包括自我犧牲精神,沒有贊揚或是貶低,而是中立的,這要看你用在哪,怎么用的,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現在你已經了解了公司團建的本質,那么如何讓團隊成員之間更加緊密呢?方法當然有很多,但無論是團結還是自我犧牲,都有一個絕對前提:
那就是自我輕視。
也就是說個體必須主動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和對個人能力的肯定,撕去個人標簽,用大白話講,就是別自我感覺良好,你小子也就是個一般人。
有這么幾個方式可以做到,首先就是讓個體同化到團體中,比如穿同樣的衣服,做同樣的事情,這樣可以抹殺個體的特殊性,目的在于他的自信、驕傲和喜怒哀愁都源于集體,而不是自己的前途和能力。在整個過程中,絕不能讓個體有孤立感,用HR的話來說,就是“周六的團建所有人必須參加,不許請假?!?/p>
所以很多團建活動都要求員工們穿著同樣的衣服,去共同做一件事情,比如戶外徒步、做集體游戲,都是為了讓個體同化到集體中去。那些團建公司的培訓項目更直觀,比如“信任背摔”,“奧地利女王圈”,這些活動往往會制造一些困難,靠你自己沒戲,只能依靠團隊的力量,從讓個體認可集體,依賴集體。
徒步也是這樣,公司為什么要讓你走這么多路,美其名曰鍛煉身體,其實就是給你制造一些困難,同事們為了完成活動,不得不相互鼓勵扶持,歷經千辛萬苦走到終點,看著員工們相互攙扶的背影,老板露出了姨媽般的微笑,掏出手機給老婆發了張照片,老婆你看,我手下的員工更加團結了。
專業的團建外包公司還有更狠的招,那就是直接對個體攻擊,來打壓個體的自尊心。為了讓員工乖乖受刺激,這類方法必須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般來說就是克服內心障礙,突破自己等等。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把心理學玩到極致的團隊拓展項目——勇闖魔鬼關。
這個項目很簡單,一個兇巴巴的團建教官站你跟前當魔鬼,他守住關口,學員來到它面前時,對魔鬼說希望自己通過這個關口,魔鬼是絕對的權威,學員過不過關,全是他說了算,你把他“感動”了,那就可以過關,能不能感動他,取決于你聲夠不夠大,情緒夠不夠激動,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多次拒絕你,并時刻嘲諷恐嚇你,比如說你就這么點力氣,沒吃飯嗎?大聲點,我聽不見,直到你快喊崩潰了,臉上青筋突突地跳,他突然換上笑臉,像老父親一樣擁抱你,來了一句:“恭喜你,終于突破了自己,你過關了”。學員們如釋重負,稍微脆弱一點的立刻嚎啕大哭。
是不是很眼熟?其實這招是美國軍隊的傳統藝能,美國大片里應該經常能看到這個場景,一群美國大兵到軍營報道,一個個桀驁不馴,這時候一個膀大腰圓的指揮官進來了,讓新兵蛋子們排隊站好,他一個一個訓話,臉離著你就15公分,然后開始狂噴唾沫星子。
指揮官不是閑的,他通過這種方式羞辱你,打擊你,就是為了扼殺你的特殊性,從而建立等級制度,讓桀驁不馴的新兵服從權威,從而更好的融入集體,快速形成戰斗力。
但這個臭名昭著的“勇闖魔鬼關”更勝一籌,它又融合了美國大學兄弟會虐待新成員那一套玩法,也就是通過肉體與精神雙重體罰,讓新人通過千辛萬苦之后,獲得會員資格,正因為入會資格來之不易,新成員才會對新身份更加珍惜,因此產生了強烈的集體認同,激發出自己的自我犧牲精神。
這跟接親堵門是一個道理。
這還沒完,勇闖魔鬼關還有一個精妙的心理學應用,那就是通過掀起學員狂熱的情緒,從而完成對自我的疏離,服從權威,融入團體。
不知道在現場看過足球比賽沒有,當自己的球隊進球了,在全場上萬人近乎瘋狂的吶喊中,你會不自覺融入其中,無比認同這個球隊與球迷團體,做一些你獨自一人時絕不會做的事情,比如脫衣服,玩命搖旗,開車上街游行,反正別人干啥你干啥,你甚至會跟同伴們說,走去喝一杯,這頓飯我請了。
煽動情緒,不管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會讓一個人切斷與自己內心的聯系,希特勒就是這方面的頂尖高手,希特勒在早期進行德國工人黨的宣傳活動中發現,要通過觀點說服一個人很難,因為人只要保有理性,就會老想著自己的那點利益,不容易忽悠,要改變他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煽動聽眾的情緒,讓他們在一種狂熱中脫離自我,然后把他們帶入一個宏大的團體中,比如千年日耳曼永遠的神、光輝德意志永不屈服什么的,再樹立個敵人,比如“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德國人每天都巴巴地瞅著你們呢”,然后觀眾們就瘋了。所以希特勒的演講極具煽動性,全身都是動作,每一秒都在撩撥觀眾的情緒,從而以一己之力讓幾千萬德國人對納粹黨俯首帖耳,最終奪取了國家政權。
勇闖魔鬼關就用了這種方法,教官們不斷刺激員工,煽動他們的情緒,在一次次歇斯底里地喊叫中,員工們喪失了理性,也脫離了自我和尊嚴,開始變得服從團體與權威。
有些商店會讓員工在大街上跳舞或者是大喊口號,也是為了煽動員工情緒,忘記自我。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還沒完,被人踐踏尊嚴還有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可以引發一個人的仇恨,而仇恨恰恰可以爆發出強烈的激情,群情激憤就是這個意思,比如說二戰美國的珍珠港被日本偷了,把所有美國人氣炸了肺,根本不需要動員,參軍激情空前高漲,美國的國家機器也立刻高效運轉,工人們開始忘我工作。
巧了,你的老板也想讓你有激情。
我之前的一個同事就參加過魔鬼闖關這個項目,本來是個蔫了吧唧的男孩,回來之后我就發現他精神大振,兩眼放光,說話也有力了很多,我看到他被魔鬼訓斥的視頻,問他你不尷尬嗎?他干脆地回答說不,這次培訓非常有意義,我突破了自己。
你看,一個好借口是多么重要。
我非常反對這種性質激烈的團建項目,因為它踐踏了個人的尊嚴底線,對身心和肉體造成了嚴重傷害,如果你的老板讓你去參加這種團建項目,那他根本不把你當人看,在他眼里,你只是工具,沒有最基本的人格,這是赤裸裸的洗腦,請你擦亮雙眼,以后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遠離這種公司。
這里我要說一點,團建活動一般來說分兩種,一種就是我上面說的那些,站在公司的角度,對員工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項目,其實叫企業拓展更合適。另外一種是站在員工的角度,為了給員工紓解壓力,讓員工對公司更滿意,比如完成大單之后老板請員工吃大餐,年底帶著大家單純去旅游等等,這其實是公司福利,相當于給你直接發錢,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說完了團隊建設的原理和方法,咱們再來分析這個事情的對錯?,F在團建之所以被年輕人痛恨,主要是個體的獨立意識覺醒,開始抵制強制性的人身依附關系,尋求社會公平與自我價值,退路也多,不一定非要在你這根歪脖子樹上吊死,所以不想被公司擺布,去干那些超過工作范疇的事情,比如過去老板會安排員工給自己排隊買火車票,你看現在還敢嗎?
但我不想通過煽動矛盾對立的方式來獲得廉價的流量,雖然這是互聯網常見的打法,但極端言論會蒙蔽人的雙眼,甚至是損害你的自身利益,在公司里,絕對的個人自由主義也是有害的,我只把思考方法分享給大家,具體的對錯你自己判斷。
對于團建這個事情,大家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因為任何社會組織都需要進行團隊建設,這樣團隊才能有活力,有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生存下去,如果每個人都只顧個人利益,那團隊肯定完蛋,就比如說如果每個家庭永遠都只生一個孩子,那這個國家最終會消失,這就叫個體理性會導致集體非理性,所以老板有這個心思很正常。另外,個人利益和團體利益不是完全對立的,企業與員工在很多情況下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企業的健康成長多數情況下是有利于員工自身利益。
但問題的關鍵是,團建到底有沒有用?每年幾次的團建活動到底能不能換來一個緊密的團隊,那肯定不行的。打造一支團結的隊伍是個系統性工程,是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這需要共同的奮斗目標,公平的獎懲機制、良性的競爭、榜樣的樹立、有競爭力的薪酬等諸多因素,而且要經過一次次重大項目的鍛煉之后,隊伍才能練出來。一支軍隊只有打過幾次硬仗才能成為主力,沒聽說單靠幾次野外拉練就能變成獨立團的。
所以團結的打造是內功,急不得。
關于這一點,很多老板自己也不怎么明白,總覺得要帶著員工做點什么集體活動,要不然就不像一個正規公司,都帶著一種試一試的態度,這其實是一種惰性思維,但很多老板又不知道具體怎么搞,就由著性子來了,比如讓員工來自己的別墅打掃衛生,員工自然反感。
沒有一個像鍛煉身體、突破自我這種能忽悠住員工的理由,大多數團建項目變成了一場秀,員工表面上在配合公司表演,心里卻在罵娘,不僅沒有用,還產生了副作用。當然,那些專門洗腦類的拓展項目還是有效果的,畢竟人家團建公司已經把社會心理學這塊給吃透了,做這事絕對專業。
要不要抵制團建,這事還要具體分析,如果你的公司給的錢夠多,也比較關愛員工,尊重你們,老板也厚道,福利也好,那搞幾次團建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是太過分,用不著苦大仇深的,即使看著挺奇葩的,配合一下就好,因為很多老板自己也不懂怎么搞團建,往往跟著感覺走。
但要是公司三天兩頭就把你們往培訓基地去送,或者經常把你們拉出去折騰,那這明顯是在給你們洗腦,這些老板是抱著占員工便宜的心思去做團建的,為的就是能激發出員工自我犧牲,少給錢多干活,要不然就直接給你們漲工資了,還折騰什么。 他還不怕你撂挑子,因為這本身就是個篩選的過程,把聽話的容易被忽悠的留下,把刺頭聰明的都甄別出來送走。這樣的企業很危險,因為他們不拿員工當人看,而是工具,會盡一切辦法壓榨底層員工,不會管你死活的,所以這類公司往往薪資待遇很差,但業績壓力還不小。這種公司拉屎也要離它八丈遠。以后你應聘的時候看到公司文化墻上貼滿了這種拓展訓練的海報,就要警惕了,很有可能是坑,少往里跳。
另外,大家對自我犧牲精神也要客觀看待,在職場上能混出頭的人,這一點是必不可少的,在職場上,它有個學名,叫“大局觀”,自私自利的人在哪里都不受待見,可能一時風光,時間一長,原形畢露,那自然出局。 美國就是這樣,自二戰以來美國的投票選舉制過分強調個人權力,每個人都揣著自己的小算盤,為自己或者是小團體的利益搖旗吶喊,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導致社會撕裂,效率低下,早就喪失了國家的活力,新冠疫情死了60多萬人,公寓塌了一個人也就不出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團體自有其運行邏輯,積極融入進去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當然,前提是你的老板尊重你們,把你們當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