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戶外拓展(鄭州拓展快樂大腳)
?? 撰文 | 秦君瑤 ? 《地盤》特邀撰稿人
捂緊錢袋子,竟成了鄭州人的集體選擇。“金三”就要過去了,鄭州樓市頹勢依舊。
不論是全國層面的暖風連連,還是鄭州樓市的一籮筐新政,直接催促買房人下場,都不見行情回調的勢頭。
原因歸結起來——世道不易,大家手中真的沒有余糧了。
1
經濟動蕩
▽過去兩年,經濟環境的動蕩,制造了多數人的痛苦。
放眼望去,街上店鋪大量關門。一些餐館、藥店、奶茶店,貨柜、桌椅都還放在店里,但門上已貼了大大的“轉讓”紙樣。
曾經鄭州最熱鬧的二七商業街,從當初的一鋪難求,轉讓費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到現在很多商鋪無人問津,讓人唏噓。
暴雨、疫情的雙重影響下,實體門店生意普遍不好做。
?昔日摩肩接踵的德化步行街
原以為社區商業船小好掉頭,但小區樓下原本十分熱鬧的商業街,也接連倒閉了幾家商戶。
其中的幾家店,一會兒賣小吃,一會兒做美甲,一會兒又成了便利店......每隔一段就會換一批老板,但基本不到半年就撐不下去了。
當我們勞累一天,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想要在門口的水果店買個蘋果時,卻發現它已經大門緊閉;當我們到了常去的理發店,才發現很多家店已經人去樓空。
隨處可見的關門歇業公告、重新招租公告,透露著實體經濟的沒落,觸目驚心。
這每一張“轉讓”背后,都牽連著無數個無辜的家庭。
?轉手率高企成為實體門店的無奈
吳迪的游泳館開了四年,疫情就占了三年。
沒有疫情之前,游泳館的生意特別火。一個夏天,基本上就有上百萬的純利。
三年前,眼看著手里有了些積蓄,他買了房,換了輛特斯拉,又開了一家健身房,兩家店都挺好。
轉折在2020年疫情之后,時不時就閉店,好多月份都在虧錢。尤其是去年,暴雨+疫情的七八月份,本是游泳館生意最旺的時候,卻生生地把黃金時期耽擱了。
更崩潰的是,游泳館被淹了,新接手不久的健身房還沒捂熱乎就被沖得七零八落,他又花錢把兩個館重新裝修了一番。
?一場暴雨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
在他心里,有筆算了無數次的賬:一閉店,營業額為零,但房貸要還、車貸要繳、孩子學費和兩家店的支出一個都不能少。
一家人、員工們的吃喝拉撒,都落在這個32歲中年男人的肩膀上。
這幾年,他漸漸養成了每天關注新增病例人數的習慣,只盼望著疫情早點散去,一切重回正軌。否則,他或許離破產也不遠了。
2
消費降級
▽疫情不僅殃及了實體經濟、不少小老板,許多打工人也面臨失業的威脅。
李琳是鄭州一家美術培訓機構的老師,720鄭州暴雨,學校停課,為了接孩子放學,她蹚水走到2公里之外的幼兒園把孩子扛回了家。
7月底,李琳所在的學校重新開課。沒多久,鄭州發現本土確診病例后,她又接到暫停上課的通知。
禍不單行的是,李琳老公所在行業也深受疫情波及。如今新一輪疫情反撲,眼看著手中的積蓄逐漸被消耗殆盡,整個家庭早已經不起折騰了。
?一年停課142天教培行業遭遇大洗牌
日子難過的,還有中介王杰。一個90后小哥,個子不低,皮膚有些白,笑起來很陽光。
三年前剛入行時,師傅告訴他,那些來門店的現成客戶一般是輪不到新人的,還是出去多跑跑盤來得實在。
不論寒風凜冽的冬季還是酷暑難當的夏季,他總是起早貪黑,騎著小電驢去附近各個小區戶外拓展。
半年跑下來,他熟悉掌握了周邊樓盤,大到小區配套小到戶型他都能給你說得八九不離十。
?賣的是房子肩負的是人生
本想著憑借自己的勤奮,在地產業闖出一片天地來。誰知,入行沒多久,就趕上了疫情,兩三年間,中介行業經歷了關門、裁員、重啟開業、再關門……
尤其今年,他清楚直觀地感受到,整個行業在下滑。王杰被巨大的不確定裹挾著,加上中介行業回款周期長,收入沒保障。最近他終于熬不住了,轉行做了物業。
身邊同事也紛紛離開,有的賣pos機、有的做學歷提升,有的回老家,有的去了深圳杭州。
去年下半年,不少被知名房企優化的地產人,也紛紛逃離鄭州,去了北上廣深。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是從裁員、失業、降薪開始的。
?裁員成為許多企業最后的體面
這兩年,疫情、戰爭、空難……很多人覺得艱難動蕩,企業、商戶倒閉潮,員工失業潮一波接一波,許多不美好的事情籠罩在上空。
一些去年畢業的00后,甚至剛就業就失業了。這些事情之前,許多人都并不覺得,一份工作,竟有如此重要。
俄烏開戰近一個月,受傷最大的還有全球股市,無數人的資產急速縮水。
許多原本打算改善的中產,都推遲了下單,或延遲了付款。他們每天提心吊膽,生怕一覺醒來,郵箱里多了一份裁員通知。
宏觀經濟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千千萬萬普通家庭的神經。它們背后是更大的群體——無數個員工指望糊口的公司、數以百萬張等著吃飯的嘴巴……
?網傳某互聯網大廠裁員回收工牌照
疫情再不結束,很多人都扛不住了。許多人,變得焦慮,不敢再超前消費,甚至消費降級。
很直觀的感受是:晚上八九點鐘,樓下的錢大媽人就特別多。一問才知道,都是候著時間等買打折菜品;身邊的中老年人,也紛紛加入拼多多等社區團購大軍中。
毫無疑問,百姓的生命安全要時時刻刻放在第一位。但當一切趨于穩定后,作為個體,我們不得不承受這蝴蝶效應帶來的持續陣痛。
市場經濟大環境不樂觀,在其他行業遭受“寒冬”之際,房地產也無法獨善其身。
?疫情下不少樓盤加注直播賣房
去年以來,鄭州樓市變相降價、打折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甚至出現不講道理的甩賣,只說明一件事:市場的信心走到了崩潰邊緣。
樓市要火起來,究其實還是離不開中國經濟、政策,國際大環境。
3
信心堪比黃金
▽空難十年一遇,疫情五十年一遇,戰爭百年一遇。它們同時發生的概率,可謂千年一遇。
但就在此刻,你我都見證了歷史。
即便如此,生活在鄭州這座城市,我們雖然遺憾、雖有抱怨,但沒有一個人停滯不前;白天黑夜都有無數工地在建設,沒有一刻停歇。
我們希望,看到這座城市欣欣向榮,城市GDP的增長,實體經濟的繁榮和上市公司的誕生,以及世界級企業的進駐,科研實力排名的提升。
?創新能力在逐步提升
上帝關上一扇門,但也會推開一扇窗。
傳統業態的日子不好過,小商鋪很受傷,但網紅經濟照樣很紅火。
不少公司裁員,購房者面臨失業、斷供的可能,但也要看到國家拉動大基建,新增了許多就業崗位。
我們也不能忽視,政府一直以來的努力,為中小企業減免稅收,促進經濟活躍、市場活躍。
你我深知,恢復經濟、解決就業,遠比一堆救市政策更能夠增加市場的購買力。
?鄭州發布惠企紓困十大舉措
隨著節后復工及新政落地,鄭州新房二手房市場迎來了久違的暖意。央視報道稱,鄭州熱門樓盤看房人數明顯增多,成交量的提升則更明顯。
可見,突如其來的疫情,攪亂了樓市節奏,但并沒有抑制買房需求。
我們不能一葉障目,出于學區、婚房,或改善等需求,這類人一點也不少。
正如王杰所說,如果有可能,他還是會在鄭州買房。雖然,鄭州有教育的硬傷,就業環境也沒好起來。但這些陣痛,終究只是鄭州的插曲。
未來的鄭州,仍會是中國最有競爭力的新一線城市之一。一座狂飆猛進的城市總要經歷一些“成長的煩惱”。
?大城理想正在生長
只要戰爭和疫情能盡快過去,我們的城市活力會回來,樓市行情也必定會扭轉。
如今房地產宏觀信號,已經拉滿了,政策已經給足了。當然,這些都很重要。但現在樓市更需要的,是信心。
無論是國內的放水,還是國外的放水,目的都在于維持市場信心。
哈爾濱已廢止了2018年至今的一攬子調控政策,估計大量城市會陸續跟進。尤其是鄭州,目前無論利率或限購,調整的彈性空間還很大。
對鄭州樓市而言,在這一輪全國回暖里沾沾光,不成問題。
只要信心不失,市場就不會崩。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